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重生1987年当首富 > 第1328章 全球推广前的准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智能手机这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产品,推向市场肯定不能潦草。

陈枫的目标是像iPhone那样,引起全世界数码科技圈的轰动效应。

说实话,化为的这一台智能手机,是陈枫亲自提供研发思路,监督打造完成。

iPhone第一代并不算完美,到了第四代才是完全体。

而化为研发的这一台智能手机,陈枫是按照2024年的智能手机思路打造的,有一些功能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无法实现,但是有一半的功能是可以实现的。

因此,这一台智能手机不仅仅比iPhone第一代强,功能上可以媲美第四代了,唯一的缺点是体积有些大,但是把屏幕也做大可以弥补这部分的缺陷。

陈枫作为化为公司的大股东,以及华人圈子中相当有影响力的商人。

任总知道自己这家公司虽然做出了一台相当有技术含量的手机,但是他们在全球的影响力太小了。

哪怕在华国,提起化为这家公司,很多人都会疑惑。

化为,谁啊?

这就是2001年的化为。

因此,任总决定将全球推广这件事情交给陈枫。

为此,他将除了华国大陆地区以外的全球代理权授权给陈枫。

可以说,除了华国地区之外,其他的地区都由陈枫说了算。

也相当于将这款产品的生死,交给陈枫了。

陈枫也知道现实情况就是这样,因此没有推辞。

只是,他也有些犯难了。

因为作为一个华人,哪怕他这些年在世界各地做生意都十分成功,但是终究是根基太浅了。

世界上的那些大集团大公司,老牌企业,它们相互之间的合作都是持续了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

每个国家也有地区保护政策,不是你的产品足够好,就能够进入人家的国家卖的。

人家挥舞着“贸易保护”的大旗,不让你卖,你就不能卖。

十几年后,壮大的化为公司被西方国家封锁,它的产品就无法在世界很多地方销售。

陈枫有自知之明,以自己的影响力,很难为一个品牌在全球护航。

因此必须引入合作伙伴。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尤其是在华国的影响力也不大的情况下,只能与西方资本合作,才能够把这个品牌推出去。

过几年,等化为的名气在全球打响了,才能够争取更多的主动权。

但是,陈枫不想现在去找那几家谈。

如果他去找那几家谈,那么是他求人家,很难在谈判桌掌握主动权。

但是,如果是先发布产品,在一些地区开始卖。

那几家肯定能看出这台智能手机里面的技术含量,还有其中蕴含的商机。

首先,要开一场震惊世界的产品发布会。

发布会的地点,陈枫选在了纽约,而不是内地或者香江。

陈枫现在首要考虑的是如何最大程度扩大产品的影响力,产品发布会放在香江虽然也行,但是没有放在纽约那么好。

纽约是世界级大都市,而且还是老美的金融中心。

产品发布会,你还得考虑时区的问题。

如果安排在香江,那么你开产品发布会的时候,欧洲和美洲地区要么在凌晨,要么在深夜。

观看这个发布会的观众,会少很多。

除了将发布会安排在纽约之外,陈枫还打算引入网络直播的模式。

就跟后面的手机厂商开发布会,启用全网直播一样。

Facebook的总裁还是瑞恩,以陈枫和他的交情,争取在Facebook直播并不难。

况且,陈枫也不是不给钱。

相反,为了这一次发布会,陈枫打算投入巨大的广告营销费用。

无论是从私人交情,还是看在生意上,陈枫相信瑞恩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和任总共同做出决定后,陈枫便前往纽约了。

在做这一切事情之前,他得先成立一家新的公司,这家公司是他和化为公司共同出资。

这个家公司的股权分配是,陈枫占49%的股份,化为公司占51%。

这是任总要求的,他可以让出大部分的利益,但是实际控制权必须属于化为。

陈枫也不想要这家公司的控制权。

理由是,这家公司的核心是化为能够每年拿出高质量的产品,才能够壮大。

如果化为公司拿不出好的产品,这家公司可以说毫无价值。

可以说关键,还是化为这家公司,他们每年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研发产品。

陈枫不过是帮卖产品而已。

只是帮卖产品,就能拿走49%的利润,任总可以说对陈枫是相当厚道了。

况且,名气打响,销路打开之后,陈枫基本上不需要做什么,躺着数钱就行了。

这笔买卖,陈枫可以说是赚大的。

因为他很清楚,化为这家公司将来会成长到何等地步。

甚至连白宫都忌惮,只能用一些理由去制裁。

新公司成立后,陈枫就开始招兵买马,组建一支新的团队。

他招了一部分新人,又从以前的那些公司中挖了一些人过来,组成这支新的团队。

为了忙这些事情,陈枫在纽约待了一个月。

而化为那边,也在布生产线,为接下来的量产做准备。

两个月后,生产线搞定了,先做两条线,后面如果市场反响好,再增加两条线。

正式开始量产那天,陈枫和任总亲自在生产线上,看着第一台量产的智能手机出来。

接着源源不断的智能手机从生产线上下来。

陈枫要求是,先生产备好货。

等产品发布会开完之后,就可以上架卖了。

化为的首批专卖店,他已经让人布置好了,一共二十家。

分别分布在纽约,华盛顿,巴黎,伦敦这样的大城市。

等后面产品火爆了,自然有人上门谈代理合作。

这些首批专卖店,其实是为了让第一批产品先进入市场,让用户的口碑先发酵起来。

产能和渠道,在你的口碑起来后,自然有办法解决。

第一批货别放那么多,反而能够营造出一种物以稀为贵的假象。

用户非但不会厌恶,反而会越来越想要得到这一款产品。

而那些能够提前拿到产品的用户,也会有一种满足感和有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