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董仲颖的军队以别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开始了布置。

因为不管鲁肃的北守南攻还是张辽的北攻南守,都是用兵的正途,不少人都能够预料出。

但是现在董仲颖的军队却保持着两边都要守的样子,都没有攻的样子。

鲁肃将不少的军需补给抢先运进了黎阳,并且给黎阳补给了军队,让黎阳的军队补充到了十万人。

他废弃了黎阳周围过去大量新建的营寨,仅仅在黎阳附近挖壕沟十道环绕,堆积山丘,称作为“京”,那些山丘高各五六丈,上筑营驻兵。中心山丘高达十丈,其上建楼,作为黎阳的屏蔽,使得黎阳不会直面袁绍的兵锋。

潘凤劝说鲁肃道:“子敬,您模仿的莫非是过去公孙瓒所营造的易京来守备黎阳。”

鲁肃回答说:“然也。”

潘凤担忧的说道:“过去公孙伯圭建筑层楼,重门固守,彼且诩诩然自夸得计,终将被袁绍所破,现在您又仿造公孙伯圭的策略,岂不是走了当年公孙瓒的老路。”

鲁肃笑着说道:“此一时彼一时也。当年公孙伯圭虽然被袁本初所破,但是他所建设的易京却防备了袁本初三年,三年之后,恐怕中原大陆的尘埃早已落定。更何况过去公孙伯圭勾连张燕,但张燕终被袁本初所破,所以外无援军。但是先袁绍没有办法断绝黎阳和黄河南岸的联系,援军和粮食可以源源不断的到来。”

“过去兵法上说,一旦一个城池能够得到源源不断的补充,而城中众人又能够团结在一起,这样的城池是没有办法被攻破的。”

听完鲁肃的话语,潘凤放下了心中的忧虑。

而在淮南,董仲颖的军队撤退的更为彻底,只留下张辽和孙权所率领的二万人,固守着合肥新城。除了他们之外只有还有周泰率领的五千巢湖水军。

荆州方向上的军队较多,段煨和张绣有着近十万人的军队,这些军队大部分是从淮南撤退的军队,这些军队直接加强到了荆州。

有人觉得江夏将成为被董仲颖攻击的对象,但是很快这样的想法就被否定了。

因为不仅是平春的姜冏还是义阳的诸葛瑾,他们都同时去信给了刘备,告知刘备,过去秦王和他的盟约依然有效,只要刘备不加入对于秦王的攻击,那么秦王的军队就不会主动攻击江夏。

除了荆州方向,不管在哪一个方向上,董仲颖的军队数量都属于劣势,但是比起那些对峙的第一线,董军布置在第二线的军队数量却不少。

在徐州有徐晃率领的五万人,兖州有牛辅的三万人,益州的吴懿有三万人,郭汜屯兵二万于南阳,这些军队都做好了战斗准备,随时随地可以支援到各个战场上。

而在豫州,张燕部更是有八万人,充当着总预备队。

张燕的军队并不是董军最大的机动兵团,董仲颖将张白骑召回了洛阳,而张白骑将和董仲颖“一起”指挥董军的主力,而这支军队数量足足有十二万人。

现在所有人都将注意力放在了洛阳军队上,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洛阳军队是董仲颖军队中精锐中的精锐,有黄巾老卒,有并州和凉州的骑兵,有凉州和雍州征募过来的军队,这才是董仲颖真正的基本盘,也是董仲颖立足之本。

这支军队行动的方向,才是董仲颖军队真正的目标,但是此时此刻,这支军队什么地方也没有去,就待在了洛阳一动不动。

很多有人包括董仲颖的手下有些着急了,在他们看来,兵贵神速,哪有将自己的军队驻扎在洛阳,而军队的主帅每日饮宴的道理。

如果不是董仲颖的牌子够硬,说不定早就有人死谏了。

还是有人当面向董仲颖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现在已经担任尚书仆射的杜畿亲自上书,他在文书中写道:“由于连年的征战,我们的府库已经不充盈了。如果维持现在的态势,我们的粮食最多只够维持六个月,如果秦王您大规模用兵,恐怕粮食能够使用的时间会更少。”

有人却劝说杜畿说:“秦王用兵如神,天下间没有人能够超过秦王,秦王这样做必然有自己的考虑,你为什么要上书呢?这样不是给秦王造成困扰,甚至有人还会用你不信任秦王这样的事情来攻击你,到时候你怎么办?”

杜畿却回答说:“秦王并非是如此小肚鸡肠之人,更何况,秦王将筹措粮草这件事情委任给我,我怎么能够辜负秦王的信任呢?我的工作就是如实禀报粮食的状态,让战场上的将领和谋臣知道自己粮食的情况,而如何利用有限的粮食战胜敌人,是其他人需要思考的事情。”

杜畿的事情很快就传入了贾诩的耳朵之中,贾诩只用了一句话来解答了杜畿的疑问。

“箭在弓弦上的时候才会让人恐惧,而一旦这支箭矢射了出去,那么这把弓就不怎么令人害怕了。”

杜畿的文书如同泥牛沉入了大海之中,董仲颖并没有做任何的打算,甚至连动一动军队的兴趣都没有。

董仲颖依然整日在饮宴,对于频频而来的战报,他只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将自己的权力全部下放给了张白骑,让她看着办。

他这样的做法,即使对他再有信心的人也有些着急了,甚至就连杨阜和张白骑两个人都想要旁敲侧击了。

不过,比起这些急的人,还有的人比他们更急,那就是祢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