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之后,程昱与司马懿默契地跟随着曹丕的脚步,一前一后步入内殿。
殿门在身后悄无声息地合拢,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也将君臣三人,笼罩在这片沉重的气氛之中。
曹丕疲惫地按揉着太阳穴,眉宇间堆叠着挥之不去的阴霾。
“鲜卑那边,情况如何了?”
司马懿上前一步,神情恭敬地递上一张纸条,语气沉稳而冷静。
“陛下,这是刚刚送来的急报。
自从我军自常山撤离之后,宇文莫那所部依旧滞留常山郡,颇为积极,但拓跋力微的部族主力已经悄然转向并州方向,似有大举南下并州之意!”
“当真!”
曹丕急匆匆的直起了身子,接过司马懿的情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陛下洪福齐天,如今鲜卑南下凉并,陇西宋建已然占据了金城、陇西,汉国两线作战,兵力必然捉襟见肘。
只要并州、凉州战事持续胶着,刘瑁便无暇东顾,我大魏便可争取到喘息之机!”
他将情报放在案几之上,目光灼灼地看向司马懿,语气中带着一丝期许,也带着一丝试探:“仲达,依你之见,接下来,我大魏当如何行事?”
司马懿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陛下,如今之计,当务之急,乃是稳固后方,休养生息。
臣以为,当竭尽全力,资助拓跋力微,使其全力攻汉,方能最大限度地消耗汉军实力,为我大魏争取更多的时间。”
曹丕闻言,微微颔首,深以为然。他站起身来,踱步于殿中,目光深邃,若有所思。
片刻之后,他停下脚步,看向司马懿,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仲达之言,甚合朕意!
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资助拓跋力微!金银粮草,器械甲胄,凡鲜卑所需,皆可应允!朕要让拓跋力微,成为我大魏抵挡汉军的屏障,成为消耗汉军实力的磨刀石!”
“臣遵旨!”
曹丕转过身,目光又落在了程昱身上,语气缓和了几分,带着一丝征询之意:“仲德,你以为如何?”
程昱闻言,眉头微微皱起,沉吟片刻,方才缓缓开口。
“陛下,资助鲜卑,固然可以牵制汉军,但鲜卑狼子野心,反复无常,若资助过度,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臣以为,资助鲜卑,可为权宜之计,但不可对其抱有过高期望。我大魏之根本,仍在于自身强大,在于重振旗鼓,恢复国力。”
曹丕点了点头,他深知程昱老成谋国,言语中充满了谨慎与忧虑。他缓缓走到程昱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诚恳地说道。
“仲德之言,朕铭记于心。朕亦知鲜卑不可尽信,但眼下形势危急,也唯有借鲜卑之力,方能勉强维持局面。朕心中自有分寸!”
他顿了顿,语气转为严肃,目光锐利地看向司马懿:“仲达,资助鲜卑之事,朕便全权交予你负责。务必竭尽全力,使其为我大魏所用!
但切记,不可对其过度纵容,更不可使其坐大,反噬我大魏!”
司马懿再次躬身领命,神情肃穆:“臣谨遵陛下旨意,必不负陛下所托!”
曹丕点了点头,心中稍稍安定了几分。他再次揉了揉眉心,疲惫地叹息一声,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也带着一丝焦虑。
“只是,想要驱使鲜卑,恐怕仅仅依靠金银财物,还远远不够啊……”
“陛下圣明。鲜卑贪婪成性,逐利而动,若想使其为我大魏效力,需投其所好,予其所欲。”
司马懿露出一抹为难的神情,看着曹丕。
“那你的意思是?”
“之前拓跋力微,不是一直觊觎我大魏代郡之地吗?依臣之见,陛下不妨顺水推舟,许诺拓跋力微,只要其能全力攻汉,牵制汉军一年,便可将代郡之地,拱手相让!
反正代郡在鲜卑的威胁下,早就名存实亡,若能以此换来拓跋力微的全力攻汉,不亏!”
程昱听后,眉头遽然皱起,但是此时的他根本不会反对司马懿的提案,只是在一侧面露思索的倾听着。
“……这倒是这个好主意,用一年时间换一个代郡,倒是不亏,这样,和他谈,尽量换的鲜卑的全力攻汉,这一年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
“明白!”
“仲德,你怎么看?”
“陛下,这代郡不能轻易给,但是如果只是为了拖住刘瑁,那倒可以尝试。
反正从代郡打到涿郡,就必须得攻破居庸关,但最好不要让拓跋力微踏入冀州,不然他们就可以绕过居庸关了。”
程昱说话都是说一半留一半,表面上赞同了司马懿,但还是给出了建议,那便是居庸关要严守,同时尽量不要让拓跋力微南下冀州,而让他去并州和刘瑁死磕。
曹丕闻言轻轻地点了点头道:“此言不差,祸水东引就罢了,可不能做出养虎遗患的事来……”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冰冷,眼中闪过一丝阴狠之色:“鲜卑也好,刘瑁也罢,终究是我大魏之敌!待我大魏恢复元气,必将一一清算,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