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襄邑郡王李神符嚣张的言论传出,淄川郡王李孝同、高平王李道立、陇西恭王李博义等一众藩王,他们纷纷带头抵制田税改革。
有了这些藩王带头,不少世家的人也表现的十分硬气。
他们私底下通过气后,也不搭理户部的邀请。
当然也有怕事的藩王和世家,他们纷纷派出长史和族老前去长安,看看户部要搞的税收改革,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户部。
户部尚书的办公房内。
杜荷神色淡然地喝着茶汤,在他手中,还捧着一本厚厚的地籍,津津有味地看起来。
他也不是看所有百姓的地籍内容,而是挑那些藩王和世家的看。
就在这时,敲门声轻轻响起。
“叩叩叩。”
“杜尚书,下官有事禀报。”
听到卢承庆的声音,杜荷头也不抬说道:“卢侍郎,请进来吧。”
随着他的话音落下,卢承庆当即推开门走进来。
转身关紧门。
卢承庆脸色难看地禀报道:“杜尚书,我们户部发出去的邀请,当前只有三成的藩王,以及四成的世家响应。”
“您看接下来该怎么办?”
听到只有这么点人响应,杜荷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意外之色。
这些人要是积极配合,那才是怪事。
杜荷淡定问道:“有哪些藩王和世家之人响应?”
这么淡定?
卢承庆看到杜荷一点也不担心的样子,他的心里充满了惊愕。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田税改制肯定行不通,到时候他们户部也完不成陛下交代的任务。
愁归愁。
卢承庆还是认真禀报道:“高祖的一众子嗣,以及陛下的一众子嗣都积极响应,而其他藩王的抵制情绪很高。”
“特别是襄邑郡王李神符和淄川郡王李孝同等人,他们更是公然抵制朝廷。”
顿了顿。
他接着禀报道:“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兰陵萧氏、赵郡李氏、弘农杨氏、河东裴氏、...、河东薛氏等大世家,他们都力挺户部进行税收改革。”
“而抵制我们的世家,基本都是一些中小世家。”
这些顶级门阀世家,基本都跟太子和杜荷交好,他们没理由跟杜荷进行对抗。
况且他们追随太子能获得巨大的好处,不仅能加官进爵,还能获得大量的田产,完全不在乎那点隐瞒的田税利益。
至于那帮藩王,完全就是野心太大。
听完后。
杜荷微笑着说道:“看来带头闹事的人,就是那几个藩王。”
只要把这几个藩王收拾一顿,那些中小世家的人就会改变态度,田税改制就能得以顺利推行。
只可惜,没有大世家的人跳出来闹事。
倒是有些遗憾啊!
卢承庆惊愕道:“杜尚书,您敢...您想对那几个藩王动手?”
“您得三思而行啊!”
涉及到藩王可不是小事,历朝历代的臣子动了藩王的利益,最后都受到严重的反噬。
别看陛下和太子殿下对杜荷很好,到时候要是天下大乱,杜荷就得被推出去背锅。
他和杜荷有亲戚关系在,也不想杜荷因此而受罚。
杜荷摆了摆手:“区区几个藩王而已,又不是像李泰那种有实力的皇子,收拾他们跟杀鸡一样简单。”
这些藩王的封地很小,加起来也凑不到2万大军。
他甚至都不需要调动雍州的军队,就是地方折冲府的府兵,就能够将其镇压。
杜荷神色淡然道:“卢侍郎,你招待好来长安的人,跟他们说清楚陛下改革田税的决心。”
“至于那帮不配合或者带头闹事的人,等明年推行田税改制法令的时候,再收拾他们。”
现在只是放个风出去,还没有正式推行法令。
最后还会遇到多大的阻力,他也不清楚。
“遵命!”
卢承庆忧心忡忡应道。
两人又聊了几句,随后卢承庆告辞离开。
杜荷微微摇了摇头,随后再次把目光放到手中的地籍上。
下午。
杜荷正在办公房内看书,忽然两个穿着绯色官袍的内侍走到门口,他们恭敬地说道。
“韩国公,我等奉陛下之命,前来授予您雍州牧的制授告身、鱼符和虎符。”
终于来了!
他虽然被任命为雍州牧,但是没有制授告身、鱼符和虎符,他也没办法前去赴任,更不能行使雍州牧的权利。
杜荷站起来说道:“进来吧。”
两名内侍走进来后,他们恭敬地把制授告身、鱼符和虎符递到杜荷的手上。
为首内侍恭敬道:“韩国公,为了配合您治理雍州,陛下给雍州牧府换了不少能臣。”
“您明天有空,可到雍州牧府见一见麾下的属官。”
啥?
换了雍州牧府的官吏?
此前雍州牧府的官吏,都是秦王府出来的人担任,也不知道李世民换了哪些人。
杜荷轻声说道:“你们回去转告陛下,本官明日上午去赴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