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 第1142章 带这么点人真想跟他讲道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42章 带这么点人真想跟他讲道理?

听到陛下宽慰的话,萧瑀摇了摇头。

“陛下,老臣近日都在做梦,梦到姐姐呼唤老臣下去陪她,老臣今年已经74岁,也活的差不多了。”

“臣就是不放心那三个不成器的儿子,也不知道在臣死后,他们会不会把家业败光。”

顿了顿。

萧瑀指了指杜荷道:“如今太子殿下有杜荷辅佐,大唐会打下更广阔的疆域,也会快速迈入更大的盛世。”

“我们这些老臣难以跟上太子的思维,指手画脚多了太子也烦。”

自从太子监国以来,他便很少在朝会上发表自己的见解。

他心里很清楚,太子不喜欢被批评。

如果拿魏征那一套对付太子,把太子说的无地自容,他恐怕也会晚节不保。

而且处理藩王的事情,他和太子的理念也相悖。

他是支持分封诸侯王的人,也支持给宗亲加大权利,而太子如今的做法,是逐步收回藩王的权柄。

如果他拿这些事劝谏太子,岂不是被太子当敌人对付?

目前跟太子的思维一致者,也就杜荷一人罢了。

御台上。

李世民脸色凝重许诺道:“萧瑀,朕向您保证,只要您的三个儿子不谋反,朕和太子会保他们一世富贵!”

萧瑀本想挣扎起来去行礼,发现连撑起来都费劲。

他羞愧地躬身道:“臣谢陛下隆恩,老臣行动不便,礼节不周,还望陛下勿怪。”

李世民无所谓地摆了摆手。

虽然萧瑀性格刚直、不善变通,但他对自己和大唐贡献显着。

武德年间萧瑀时任内史令,多次向他传递李建成和李元吉对他的构陷计划,譬李建成构陷他祸乱后宫,试图建议父皇调走秦王府将领。

萧瑀还提醒他,让他早做防备,不可轻信太子一派。

正是因为有萧瑀的提醒,他和麾下幕僚才能先发制人,率先发动玄武门之变。

贞观朝以来。

萧瑀帮助他平衡关陇集团与山东士族,完善三省六部制,主持修订律法与礼仪,推动法治与礼治结合。

正是因为萧瑀对他立下的诸多功劳,他这才一次次把萧瑀提拔为相。

也在萧瑀病重之时,将他接来玉华宫养病。

沉默片刻。

萧瑀看了一眼杜荷,随后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如今天下宗亲躁动不已,都在反对朝廷对宗亲判罚太重。”

“为了避免社稷动荡,老臣建议用怀柔手段,尽快安抚天下藩王吧!”

他这段时间虽在玉华宫养病,但李世民也会常跟他讨论这帮藩王之事。

当他听到太子和杜荷,跟这帮藩王的矛盾越来越大时,他听在耳里急在心里。

他恨不得马上爬起来,去朝会上劝谏太子。

李世民捋了捋须,随后笑着回道:“萧瑀,此事您老不必担忧,朕相信太子和杜荷能处理好。”

“您现在最大的事情,就是要养好身子。”

萧瑀拱手道:“臣遵旨。”

他在紫薇殿待了片刻,因为身子虚弱有些昏睡,随后被内侍用步辇抬回寝宫歇息。

等萧瑀离开大殿后。

李世民朝孙思邈询问道:“孙神医,宋国公的身子究竟如何?”

孙思邈无奈说道:“灯枯油尽,就这几天的事,得让宋国公的家人尽早准备后事。”

数年前他给萧瑀望诊,发现萧瑀的身子骨很硬朗。

没想到短短两三年过去,萧瑀便已经大限将至。

心情郁结毁人啊!

李世民神色蓦然道:“杜荷,你回长安以后,将此消息告知萧瑀的子嗣吧。”

“遵命!”

杜荷拱手应道。

三人又聊了片刻,李世民着急看仙神传记,于是挥手让杜荷回去。

原本杜荷还想跟孙思邈聊几句,可李世民迟迟不让孙思邈离开大殿,他只能等下次再问。

两个时辰后。

杜荷回到长安以后,先去了一趟宋国公府,把萧瑀大限将至的消息告诉萧锐、萧锴和萧钺三兄弟。

他们三人听闻后,顿时泣不成声。

此前父亲曾多次说自己大限将至,可这一天到来后,他们心里还是难过不已。

杜荷宽慰了他们几句,随后离开了宋国公府。

...

翌日。

下午。

杜荷正在户部处置政务,忽然司藏署丞王康出现在大门口。

“叩叩叩。”

“韩国公,下官有要事禀报,您现在有空吗?”

看到满脸笑容的王康,杜荷的脸色微微一动。

这货如此开心,那帮道士肯定有所突破,究竟是烟花有突破,还是火炮有新进展?

杜荷挥了挥手:“进来吧。”

王康走进来后,低声禀报道:“韩国公,甄道长经过多日的研究,终于把您所述的烟花做了出来。”

“您看看今晚要不要去一趟庄园,看看甄道长做的烟花,是不是您想要的效果。”

果然是烟花有所突破!

和复杂的火炮工艺比起来,烟花就简单的多。

杜荷点了点头道:“你回去让甄道长提前准备好,本官在傍晚时分会过去一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