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穿越 > 抗战之振兴中华风云 > 第999章 炮兵部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振华脸一红,连忙摆手:“副总指挥说笑了,主要是这些炮刚凑齐,炮手还没练熟。就说这155毫米的,朱睿同志带着兵琢磨了半个月,才敢说‘能打准’,之前怕搞砸了,没敢声张。”

“现在不怕了?”副总指挥挑眉。

“现在有底气了!”陈振华指着沙盘,“您看,太原城的日军炮兵阵地在天主教堂后院,射程最远的九一式榴弹炮也打不到牛驼山,咱们的重炮能安安稳稳地轰。等明天总攻,先让这6门炮给小鬼子来个‘开门礼’,炸掉他们的旅团部,剩下的炮再跟上,保证把城墙撕开个大豁口。”

这时,115师的代表忽然举手:“陈旅长,能不能让我们的炮手去学学?哪怕就看一眼装弹流程也行啊!我们营的山炮都是缴获的杂牌子,从来没见过这么规整的炮群。”

“何止看一眼!”陈振华爽快地答应,“打完太原,咱们办个炮兵培训班,朱睿同志当总教官,把测角、装弹、校炮的法子都教给大家。九二式、四一式的操作手册我们印了五十本,到时候各师都来领。”

他看向朱睿,“到时候把你的‘游动炮战’战术也讲讲,让各师的炮不光能守,还能跟着步兵冲。”

朱睿立刻立正:“保证教会!”

副总指挥看着眼前的热烈景象,忽然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郑重:“有炮是好事,但得用好。这么多火炮集中在太原城下,最要紧的是协同——哪个炮打哪里,什么时候打,打多少发,都得掐准了,绝不能误伤自己人。”

“我们画了火力分配图!”陈振华展开一卷新图纸,上面用红、蓝、黄三色标着不同炮种的射击区域,

“红色是155毫米重炮的范围,只打日军炮兵阵地;蓝色是九一式榴弹炮的,负责敲掉敌军炮兵阵地;黄色是博斯福火炮和四一式山炮的,太原城内的日军防御阵地和堡垒;白色的是九二式步兵炮,专门压制小鬼子的冲锋路线,随着战斗进攻前进的。每个区域都标了安全线,步兵冲锋前必须退到线后五十米,我们派了三十个联络员,拿着信号旗在前线协调。”

副总指挥俯身细看,只见图纸上连每门炮的射界死角都用虚线标了出来,甚至标注了“避免在早八点、晚五点开炮”——因为那两个时段是日军给城墙上的哨兵送饭的时间,容易误伤平民。

他越看越满意,最后在图纸角落签下自己的名字:“就按这个来,明天战斗结束后,我要去牛驼山,亲眼看看这大家伙的威力。”

临时指挥部外的风渐渐平息,月光透过帆布的缝隙照进来,在沙盘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陈振华望着那6门155毫米榴弹炮的照片,忽然觉得肩上的重量又沉了几分。

这些钢铁巨兽不仅是攻城的利器,更是八路军炮兵的火种——等打完这一仗,他要把这些炮的技术散播到各个根据地,让每个师都有自己的炮团,让鬼子再不敢凭着火力优势嚣张。

陈振华知道,明天拂晓,当这6门巨炮发出第一声轰鸣时,不仅会摧毁日军的炮兵阵地,炸开太原城的城墙,更会炸开八路军炮兵力量崛起的序幕。

帐篷里的议论声渐渐散去,指挥员们陆续离开,回去布置各自的任务。陈振华最后一个走出帐篷,抬头望向牛驼山的方向。

他深吸一口冰冷的空气,心里清楚,这场仗不仅要拿下太原,更要让全军看到——八路军的火力,再也不是“小米加步枪”的模样了。

北风再次卷起沙砾,却吹不散帐篷里残留的兴奋。那6门155毫米榴弹炮的影子,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每个指挥员的心里都激起了层层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