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游戏 > 禅宗故事 > 第7章 暴殄天物,罪莫大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暮春的雨丝斜斜掠过青瓦,将云隐寺的飞檐染成黛色。

山门外两株百年老樱在风雨中簌簌落花,像粉白的雪片纷扬飘坠。

慧明禅师盘坐在禅房的竹榻上,手中捻着一串紫檀佛珠,目光穿过半开的木窗,望着檐角悬着的铜铃在风中轻晃。

"师父,弟子愚钝。"

年轻僧人明心跪坐在蒲团上,眉心拧成疙瘩,"您说万物皆有灵性,可寺里每日施粥,总有穷苦人将腌菜根拨到碗边。这算不算暴殄天物?"

禅师轻笑一声,佛珠在腕间流转出温润的光泽。

窗外忽有惊雷炸响,震得梁间积尘簌簌而落。"明日卯时,随为师去后山采药。"

次日破晓,山雾如乳白绸缎缠绕着石阶。

明心背着竹篓跟在禅师身后,露水将袈裟下摆浸得深一块浅一块。转过十八道盘龙般的山径,忽见断崖边立着株歪脖子老松,虬枝上悬着个褪色的朱漆食盒,被山风推得左右摇晃。

"打开看看。"禅师指节轻叩松树苍老的表皮。

明心掀开盒盖,三枚发霉的馒头静静躺在腐叶间,青绿霉斑像毒蛇吐信。

他正要掩鼻,却听师父叹息:"上月有位女香客,每日来寺里求医问药。"

记忆如潮水漫回半月前。那是个细雨霏霏的午后,青石板上泛着水光。穿月白衫子的妇人跪在佛前,额角抵着冰凉的金砖,喉间溢出压抑的呜咽。她腕间垂落的银镯撞地叮当,惊飞了梁间栖息的雀儿。

"弟子胃痛如绞,药石罔效。"妇人抬起脸时,明心看见她眼下的青影如墨染,唇色惨白如新剥的莲子,"听闻师父通晓因果,特来求教。"

慧明禅师正在给佛前莲花换水,铜剪"咔嚓"剪断枯黄的莲茎。"施主可曾留意,自己每次用膳时的小习惯?"

妇人怔忡片刻,忽然以袖掩面。

明心这才注意到她鬓角别着朵将谢的玉兰,花瓣边缘已泛起焦褐。

"弟子……自幼厌恶馒头皮。"她声音细若游丝,"总要将那层焦黄撕去,二十年来……"

禅师手中铜瓢"当啷"落入水盂,惊得红鲤摆尾游开。

"施主可知,这天下尚有万千饥民?"他转身时袈裟带起微风,拂落佛案上一粒米,"你弃之如敝屣的,恰是他人求不得的福报。"

此刻站在断崖边,明心望着食盒里霉变的馒头,忽然觉得胃部抽搐。

山风卷着腐叶掠过鼻端,他喉间泛起酸水,恍惚看见那些被丢弃的馒头皮在妇人胃中发酵,化作无数毒蛇啃噬脏腑。

"随为师去个地方。"禅师将食盒重新系回松枝,转身走向更幽深的山谷。

日头西斜时,他们停在处荒村废墟前。断墙边蜷着个老妪,正用枯枝般的手指在垃圾堆里翻拣。她翻出半块沾着泥的馒头,如获至宝般吹去浮尘,颤巍巍送入口中。

明心正要上前,却被禅师拉住衣袖。暮色中,老妪脖颈后赫然有块焦黄胎记,形如半片馒头皮。山风送来她含混的呜咽:"二十年……该还的债……"

归寺途中,暴雨倾盆。明心踩着泥泞的山路,忽然想起禅房里那幅《梁皇宝忏》的挂轴。金粉描绘的饿鬼道中,无数枯手从地底伸出,争抢着飘落的米粒。他打了个寒颤,终于明白师父为何要在雨夜带他看这人间百态。

三日后,那位女香客再次登门。她褪去华服,穿着粗布衣衫,发间只簪朵素白栀子。明心看见她将带来的馒头掰成碎块,混着野菜喂给檐下的麻雀。阳光穿过她颤抖的指尖,在青砖上投下斑驳光影。

"弟子这些日子……"她声音仍带哽咽,"每餐必诵《忏悔文》,将省下的粮米送到城南粥棚。"说话间,她忽然按住胃部,脸上却浮起奇异红晕,"说来奇怪,这痛楚竟一日轻似一日。"

慧明禅师正在给新采的草药分类,闻言抬头微笑。他指节沾着苍耳的绒毛,在暮色中泛着柔光:"可记得《地-藏-经》所言,若遇窃盗者,说贫穷苦楚报?"

女香客浑身一震,忽然跪地长拜。明心看见她耳后新添的香疤,在夕阳下像颗朱砂痣。这时山门外传来孩童嬉闹声,几个村童举着麦穗跑过,金黄的穗尖扫过门槛,惊起满地槐花。

当夜,明心在禅房抄经。墨迹未干时,窗外飘来若有若无的馒头香。他忽然想起童年在市集见过的一幕:卖蒸饼的老翁将焦黄的饼底掰下,喂给蜷在墙角的瘸腿黄犬。那狗儿吃得欢实,尾巴摇出满地月光。

"师父,弟子明白了。"他提笔在经卷边写下注解,"万物皆有轮回,今日所弃,他日必偿。"墨迹渗入宣纸,化作朵朵青莲。远处传来更鼓声,混着山间松涛,竟像是千百人在齐诵《金刚经》。

七月流火,女香客的胃疾彻底痊愈。她带来的供养不再是精米细面,而是整车的麦麸豆渣。明心看着她将糠麸分给寺里饲养的鸡鸭,忽然懂得师父常说的"惜衣惜食非为惜财缘惜福"的真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