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事告一段落后,次日一大早沈星乔便单骑出城,往城西肃山大营赶去,因为最近宁和帝又给她加派了新任务。
自从半月前,宁和帝下手收拾吃空饷的官员后,一时朝堂以及京中生起了动荡,
而原有的平衡亦有了打破之意,对于此举,众人对皇帝的做法简直摸不着头脑,
毕竟宁和帝向来是个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人,只要不是谋大逆之类的大罪,他是能赦免便赦免。
这次忽然下了数百官员,是朝堂所有人都不曾逆料的,可谓宁和帝十二年皇帝生涯之罕见,
如此举动,与其说是宁和帝忽然变了性子,不如说京中将有大事要发生,这样更可能也更合适。
就在宁和帝下令处置吃空饷的官员后不久,朝廷首先迎来变故的便是吏部、户部以及兵部,涉及军饷下放,这些地方难辞其咎。
于是除却三部尚书没有受到实质责罚外,其余的佐官下属,每隔两日便停俸的停俸,贬职的贬职,罢官的罢官,
一时朝堂上人心惶惶,有些做了亏心事的官员更如杯弓蛇影,竟然生生吓晕倒在了早朝的大殿上,
百官尚来不及唏嘘,便只得了太子一句冷漠的话,“拉下去……”随后而来的翊龙卫便将人拖走了。
如此状况一直从三月底持续到今日,沈星乔因训练京卫官军任务在身,几乎免去了重要节日外的所有早朝,
故而她并不了解这些事,也因此躲过了一些不必要的风波,然而宁和帝和太子却给她加派了新的任务。
差不多七日前,宁和帝忽然下令将肃山大营的五军营重新编制,从中挑选精壮强勇、锐意报国者四万,
并入由原来六万征北军组成的京卫当中,组成新的京卫大营,而她的任务便是挑选符合条件的兵勇,并做好军务督办。
这可以说是一个苦差事,也可以说是一个肥差,因为宁和帝的新命令,只要是新京卫的官军兵勇,人人得赏,并且增加俸饷。
自从太祖高皇帝定下的军屯制被权贵豪要,地主士绅破坏后,兵士们便靠着稀薄的土地过活,日子是非常难捱的,
简单来说就是,士兵依靠朝廷下发到每个卫所下的田地耕种而获得粮食,粮食一部分交税,一部分交卫所或地方粮仓,剩下的才是自用。
如今军屯制崩溃,兵士土地日渐稀少,甚至可以说连朝廷的税都交不上,就更不必说能有粮食留下自用了。
当听皇帝说加入新京卫的穷苦兵士加饷加赏,能因此改善家中生活的好处,或许还能为未来谋一个上升机会,底层士卒自然心动不已。
而这些原本在五军营懒散懈怠,甚至被上官当成家奴的士兵,见此机会无论如何都会用尽一切办法选上,为自己也为家人。
其中办法不乏凭借实力入选,靠着背后关系荫庇,或者贿赂上官求得机会等等,究竟公正与否,就看首官态度了,而沈星乔就是这一步的关键人选之一。
为国挑选兵勇将士,按照历来惯例和拌饭,需要举行武试,武试分负重、马术、弓射、刀枪以及火器的使用。
这次大规模筛选勇士,选拔的方式自然删繁就简了,故而一众上官上将提议保留负重、马术、弓射三块,
这些考验都是基本功,能够通过考核标准,便是筛选之人,日后加强训练,无一不是精锐勇士。
但人力有时尽,看不见的地方便容易出现疏漏,若有人把考核当儿戏,并以此当做敛财的工具,小则害人害己,大则毁家损国。
“将军,去岁在中军营已然见识过肃山三卫的懒散懈怠,不想其余四军营的军纪竟也无甚差别。”说话的是韩炜,他的语气很是担忧。
沈星乔垂眸不言,久之忽而叹道,“五军营将士已经多年不上战场,如今能从二十余万编制里选出四万人已属不易。”
吃空饷从来不仅仅只是军饷问题,最关键的是兵员数量的问题,五军营编制看似完整,但若真的清算人数,能有一半人马在编就偷笑了。
她还见过更夸张的,就在去岁清算中军营时,有一百户所只百户与试百户三人,可怖如斯。
朝廷每月如数下发军饷,以为能到每个人手上,可一到打仗的时候却发现没有兵,这与白蚁溃穴有何区别。
三人寞然,好一会儿,沈星乔才站起身,“好了,午休结束,继续今日的考核吧,咱们的任务还有三千人呢。”
二人也站起身,拱手齐声道,“是,将军。”
就在沈星乔和京卫其他部将为挑选兵勇的事繁忙之时,五月初,朝廷上却传来了江南平乱的噩耗。
二月时派去江南的一万精兵良将,先因底下士卒失律无能,后因总兵官镇国将军秦辅洪忽而冒进而溃败在镇压起义上。
起义头子叶岸与起义军也因此信心大增,攻势愈猛,很快江南二十余个府县已然落入其手,起义人数已达十万人之巨。
面对这一负面消息时,宁和帝在朝上发了好一通脾气,再次将五军营吃空饷旧事重提,“这就是你们日夜训练的将士吗?”
他一把将战报丢在下首,砸在了那些勋贵和武将身上,“朕如今看着,此等六师甚至不如两日打鱼三日晒网来的好!”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你们做了什么,福禄享受了去,便把忧难留给君主,留给百姓吗!”
负责训练五军营的勋贵武将闻声心下恐惧,连忙跪下求情,“臣等罪该万死,陛下息怒!”
太子见状,当即上言,“陛下,为今之计平叛要紧,此事容后再议。”
“吾儿所言有理,谢宣何在?”谢宣是谢晖的长子,谢安的长兄,乃肃阳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正二品。
谢宣从人群里出来,弯腰行礼,“臣在!”他的身形如谢晖一样高大挺拔,声音同样响亮,双眼炯炯有神。
“朕命尔为征东将军,率京卫三万将士南下,接替总兵官镇国将军秦辅洪之职……”选定将帅人选后,又从京卫营里选了好几个参将作为佐将。
“臣等领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