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程路,漫长且清闲。
甘明兰在闲暇之余开始慢慢整理思路。
关于关西今后的发展,乾武帝在班师回朝前与她进行过深入探讨。
在针对西域喀什葛尔汗国,是否需要统占的问题上,乾武帝表现出了极强的耐心。
他道:
“关西的十万驻军,不仅是插在通往西域关口上的尖刀,也是朝廷立足中原的底牌。朕对你们的要求是,时刻保持战斗力。”
甘明兰给予了肃穆的回应:
“保证完成任务!甘露川先锋营已经脱离军垦一线,作息制度与战时一致,时刻准备着!”
不是口号。
此行征战西南,就是最好的证明!
乾武帝本人对两万关西军这一次的表现,很是满意。
同时,他也对甘明兰说了些掏心窝的心里话。
上位者考虑的,从来都是不是一时的胜负。
灭一国易,治一国难。
西域这些游牧民族只要不将其赶尽杀绝,有马、有人,他们随时都能组成部落,自成一国。
“所以,甘将军!在朝廷没有治理整个西域的能力之前,且以震慑和分化为主。
问问你们关西九卫周围的土着,让他们在喀什葛尔汗王和关西军中做选择,你看他们站那一头?”
甘明兰诚恳的表示受教:
“陛下英明!关西的裕固族,畏兀儿、回回与哈喇灰部落,还有委鲁母附近的十几个部落,与我们关西交好已久。
他们把成品的牛、马、羊卖给我们,同时也用市价从卫所一月举办一次的市上,采买生活所需的铁锅、小麦粉、盐、棉布等。
东裕固族的小首领常常感慨,不是我们关西离不得他们,而是他们依靠关西军的日子,比先前过得好了数倍。”
提到这些边贸物资,乾武帝提醒道:
“别的倒也罢了,卖铁锅给他们要特别注意,谨防那些部落把铁融了制成刀具。”
“陛下请放心,熊总兵早有预防。他让哈密的铁匠铺打造了一种特别薄的锅具。
这些薄铁锅比起以往动辄二十多斤的,同样口径大小的,还不到五斤重。
且,熊总兵下了死令,买新锅的部落必须在卫所登记造册,一户规定只能买一口。
新铁锅若是不小心摔坏了,买新锅必须要出示旧锅,以锅换锅。”
如此一来,就能尽量避免铁制品被那些部落钻空子。
乾武帝眼前一亮,大加赞赏:
“这个老熊有这等好主意,以前在边城的时候怎么不提一句?鞑靼那些年为了抢铁锅可没少寇关。”
甘明兰摸了摸鼻子。
薄铁锅是铁匠的能耐,但一户一锅,用破锅换新锅的建议是她提的。
本意是想在皇帝面前给自家上级美言几句,差点穿了帮。
她赶紧打补丁:
“边城的铁匠打不出薄锅来,还是在去关西的流中找到了能工巧匠。”
乾武帝:“......”
“那甘将军好好同朕讲一讲,你那个打造西北粮仓的计划吧。”
没有确切的计划,只因她手握满级木系异能,在高产粮食和优质牧草的培育上,有十足的把握。
现在不比后世,动辄十几亿人口,需要多多的耕地和不断的提高产量。
只有半拉子江山的雍泰朝,百姓人口离一千五百万都还差好些。
地少吗?
真不少!
甘明兰低头沉思了一会儿,才道:
“回陛下,关西的防风沙林已经逐渐长成,高产的良种产量已经趋于稳定。
想要为朝廷打造一个西北粮仓,唯一的办法就是增加耕种面积。
但关西现有的劳动力种植任务已经十分饱和,若等关西现有的移民二代成长为劳动力,至少还要十年时间。
最快捷的办法,其实还是移民。
关西只要保证日常有五十万人耕地,富余出来的粮食多养活两百万人都没有问题。
所以,臣请奏,朝廷今后把那些犯事了,年纪正当年有一定劳动力的囚犯,都流放来关西劳动改造吧。”
“这......”
乾武帝听到这里,都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这个甘将军,可真是敢想开口要。
先前扒拉了几十万移民去不算,现在还打上了囚犯的主意。
想让囚犯被劳动改造?
甘将军斩金截铁:
“是的,要是把这些犯罪了的囚犯放在牢狱里,不事生产,如何让他们感受到犯罪后的恶果?
臣在前朝时,不幸被夫家所累做过流放犯。那三四千里的路走下来,不死也要脱几层皮。
对那些真正有恶行的人来说,失去自由后,日日劳其体肤,才是对他们最大的惩罚。”
甘明兰是通读过前朝律法的,要她说,比起动辄被流放千里的政治犯,大部分关押在牢房里的,罪行要恶劣得多。
她起初打的主意,是关内那些失地的农人。
但感觉到了,乾武帝打破前朝土地制度的决心很强。
退而求其次,她就想到了后世的劳改农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