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猪肉西施她,干活比杀猪还丝滑! > 第450章 十万两银的购买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夏收后。

两千多个壮汉,护送着三百多架骆驼车驶入了伊里河谷。

朱管事带着和他搭上关系的行商,早早的守候在这行人来牧场门口。

行商眼里,炯炯有光。

看着远远驶来的车队,就如同看见了一座座移动的金山。

至于那些护送车队的大汉嘛,暂时不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

他的眼睛,全粘在了那些是马车车厢数倍大的驼车里。

有多年跑商经验的他,都忍不住在心中感慨:

想当年,他与伊里河谷各部落的男人们,常常结伴去东京贩货。

一次要去数百人。

路上的各种辛苦自不必说,遇到山匪和沿路关卡上打劫他们的官军不在少数。

受伤是家常便饭,丢了小命也不奇怪。

行商们都不敢贪心,只要能带回来三成货物都有得赚。

都那么不容易了,在汉人朝廷乱起来之前,跑商的人也前仆后继。

再对比眼前。

这个张罗的大管事,身份不过是贵族少爷的家奴。

人家在一个月之内调动商品,都赶上了他们那会儿数百个行商加起来的总和。

老了,老了。

居然还看到了汉人送货上门的这一天。

真是做梦都没敢这么想。

看来,汉人在关西驻军也不全是坏事。

行商的家族这回倾尽了所有,一共给凑了十万两银,打的主意是吃独食。

要是他的这番雄心壮志被朱管事知晓,一定会赞一句:你的牙,比胃口好!

好胃口的行商,在朱管事掀开第一架驼车车帘后,就看到了车厢里,垒得和车顶一样高的铁锅。

他惊得倒退了一步。

眼里的意思很明显。

你们居然敢贩卖铁锅?

不说这是杀头大罪么?!

朱管事昂着头,指着关西的方向自豪道:

“那都是多少年前的老黄历了,我们雍泰朝与前朝不一样!我们陛下以前是大将军,最不怕的就是打仗了!就在几个月前,才收拾了西南几十万蛮夷。”

动辄杀敌几十万?

好吓人的嗦!

行商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随即换上大大的笑脸:

“贵朝皇帝陛下威武圣明!这些铁锅我全要了!”

“五千口铁锅,一口价五万两!唯一的条件是,一户牧民,凭着户籍只能买一口锅,我们到时候会派人监督的。”

行商:“......”

这事儿他做不得主哇。

朱管事无视行商的为难,指着另一队打着特殊旗号的驼车,“朋友,你别急,铁锅你要搞不定的话,巴蜀的茶砖要不要?”

单纯不麻烦的买卖,行商满口应承:“要的,要的!我都能要!”

牧民们不爱那些金贵不已储存的绿茶,唯独喜爱经过发酵、压制、干燥等工序制成的茶砖。

撬上一块,与牛奶、盐等一起煮制,就是草原风味的奶茶。

茶砖在草原上是硬通货。

朱管事显然很满意行商的态度,自顾自介绍:

“不怕你要得多,就怕你吃不下全部的量!这回运来的上好茶砖共计六千块,单价是五两银。”

他对这个报价稍稍有些心虚,因为他是少数几个,知道这批茶砖进货价的人。

这些茶砖是那个割了昝九脑袋的茶商之女,家族中保留下来的存货。

狠人是想白送给甘大将军的。

大将军高风亮节,非得真金白银购买!

双方极致拉扯后,只收了一个成本价。

五百文每块,采买了六万块,全都是品质上佳的夏茶。

搁在关西各卫所商铺,零售价也要二两银。

先锋营的人护送一趟,生生涨价到了五两。

显然,朱管事给对方留了些议价空间。

行商心里有些踌躇。

他不是不想议价,是怕自己在议价过程中哪句话没说对,就得罪了朱管事。

毕竟,职业商贩不是这等报价方式。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价他也有赚头。

茶砖,茶砖,制出来的茶叶硬得像砖头。

一块一斤重。

普通牧民家庭一块,够喝三个月。

要是贩去断了茶叶几年的王城莎车,一块茶砖都能卖八九两银。

本着交好朱管事,可以长期进货的想法,行商果断点头:

“吃得下,吃得下。我全都要了!”

朱管事扬起嘴角,给了对方一个你还算懂事的表情。

又把行商拉到了,与铁锅和茶砖并行的另一支驼队。

他朝着领队的虎头喊:

“好小子,你赶紧过来给咱们的朋友介绍一下,你们这回带来的稀罕物。”

确实是稀罕物。

是这一个多月时间内,在镇西大将军的技术指导下,发明出来的新事物。

朱管事只在信里,看到大将军轻描淡写提过一笔。

虎头闻言从驼车上跳了下来,他现在长成了个身高一米七五的精神小伙。

身手只在亲卫首领圆智之下。

出门办差,他是甘大将军最值得信赖的武力担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