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事情,李云等人当然还不知道,此时交流会现场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各国元老级的学者发言完毕后,现场开始了有序的提问,刚开始的时候,提问的人还保留着基本的素质。
一个个显得文质彬彬,十分有礼貌,即使是辩论,也都都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进行的。
可随着辩论交流进行到了三个多小时后,现场的气氛就越来越压抑,提问的,回答的,时不时都要用上恶劣的语气和不耐烦的表情。
终于,一个寒蝉国交流团的成员,将矛头对准了大和国的学者,十分傲慢地问道:“南田先生,关于你提到的,文言文应该成为语言工作者的必修课,你们大和国是否有这样的人才,或者说,有没有像我们寒蝉国这样的文学氛围?”
这句提问,虽然抓住了重点核心,但在随后的提问中,却对大和国的文学氛围提出了质疑。
对一国文学环境的质疑,对于文学工作者来说,就等于骂你们国家傻子多一样。
那位被称为南田先生的大和国学者当即沉下了脸。冷声回答道,“我们大和国的文学氛围有或没有需要看参照物。跟你们寒蝉国比,我确定我国的文学氛围很浓厚。毕竟,你们国家所谓的文学氛围其实不过东西方杂交过后的产物,杂而不纯。”
南田说的话,不亚于骂寒蝉国的文学成就是个杂种。
那提问的寒蝉国交流团成员当下就急了,脸色通红。嘴上却狠狠地嘲讽南田道:“历史上我国高僧鉴真高僧六次东渡,教授你们知识,让你们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说我们是杂种,你们岂不是杂种的后代么。”
自古文人皆虚伪,恬谈儒雅,可内心里却是十分暴躁的存在。
那交流团成员刚说完这些,南田身边的茶碗就飞了出去。滚烫的茶水淋了那交流团成员一身。
本来就有些娘们叽叽的寒蝉国交流会成员被烫得尖声喊救命。那声音,要多少女有多少女。
本来火气都到了临界点,随着这连声尖叫,整个会场就如同火星掉进了火药桶,声音短暂停止,随后谩骂声冲天而起,
寒蝉国交流团成员一拥而上,瞪着血红的眼睛看着面前同样红着眼睛的大和国交流团成员上去就一耳光。
“我尼玛!”
南田一急,当下就冒出来一句华夏常用的语气助词。
两国成员开始了推搡起来,互相恶狠狠地质问对方。
只见两方人马一会推过来,一会又推回去,现场滑稽又可笑。
瞧了一个机会,李云偷溜进了大和国的队伍。趁一个小巴嘎在那里抻着脖子死犟的机会,又见四周没有人注意到自己,索性伸右腿,一脚踹到小巴嘎的屁股上。
那人猝不及防,怪叫一声冲向了寒蝉国一边,寒蝉国的人先是一愣,看着呲牙咧嘴的大和国人扑了过来,先是害怕地往后退。结果被后边的人给挡住没能躲开。
大和国交流团成员一下子就扑到了她的身上,本来后退就重心不稳,被大和国人这么一扑,咣当一声就被压倒在地。关键是,这个小西巴还是个女人。
这一下算是捅了马蜂窝,一群小西巴冲了上来,也不拉起自己的同胞,抬起脚就往小巴嘎身上踢。
见这边动手,李云连忙拉着在一旁看热闹看得津津有味的杨老迅速后退。免得一会溅一身血。
“小子,你看看,你看看,这是不是你们东北人常说的圈儿踢?”
李云定睛一看,十余个小西巴,那脚就像下饺子一样踢着小巴嘎。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踢。
当下点点头,一本正经也回复杨老:“您说的对,这就是最正宗的圈儿踢,另外这里还有打便宜炮儿的。就那个留着黄毛那小子,他就是打便宜炮儿的,都特么踹他们自己人脸上了。”
杨老扶了扶老花镜,认真地看了一会道:“嗯,还真是,那女人可怜啊,玻尿酸都踢出来了。”
一老一小十分没有风度地站在主席台后,认真地看着眼前的闹剧,冷不防孔约那张老脸也凑了过来。
“你们一老一小不去拉架也就算了,居然还在这里看热闹,小心传回国内网民指责你们两个没有节操,一点也没有文人的样子。”
杨老白了孔约一眼道:“胡说八道,我这么大年纪,走路都不稳,怎么去拉架?不是我看热闹,我是在看一群斗士在拼命地扞卫文学,多么值得学习的一幕啊!”
孔约摇摇头,没想到一直很严肃的杨老也有这么顽皮的一面。
转过身,看着一边同样看得十分专注的李云,扬了扬下巴问道:“你呢?怎么说?”
李云回过头,朝着孔约嘿嘿一笑:“孔老,我还是个孩子啊,这么血腥暴力的场合我怎么敢去。我都要吓尿了。”
孔约十分不满地摇摇头,一把拉住李云的耳朵,责令他滚一边去。随后朝着齐老等人挥挥手,大声地喊道:“老齐,你们快过来,这里角度好,可热闹了。”
这么一会时间,小巴嘎们也冲了过来,与那些来不及撤离的小西巴们扭打在了一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