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一宁的一双眼睛里全是血丝,《封神演义》所有的后期制作,包括主题曲,插曲,片尾曲全部完成。
后期特效制作时更是时刻不离制作间,一直到昨天晚上所有制作全部完毕。
宋一宁和许丹两个人坐在电脑前整整看了一晚上,那精彩的剧情,华丽的特效,炫目的光影,毫无瑕疵的剪辑让这部电影承载了宋一宁更多的希望。
“休息一天,明天就开始宣传。”
宋一宁狠狠地挥了一下拳头。
然后将全身上下摸了一个遍,最后地在一堆文件里找到了那个已经没电了的手机。
将手机充上电,自己则躺在床上想睡一会,他太累了,不是身体上的,而是生理上的累,之前还不觉得,现在头一碰枕头,两个呼吸都不到就传来了呼噜声。
这一睡,一直睡到了晚上,脑袋还是晕乎乎的,手机早已充满了电,打开一看,各种未接电话好几十,看着重要的回过去,不重要的直接删除,当翻到赵宏松时,宋一宁还恍惚了一下。
学生时期的好朋友,后来分到了央视,之后联系的越来越少,近两年好像一次电话都没打过。
这一次,一下打了三个电话,可自己正忙着,根本就没有听到。
“完了,不会是有什么事情吧?”
宋一宁暗道一声,连忙把电话回拨过去,结果,正在通话中。
无奈之下,只好放下电话等一会,可五分钟过去了,赵宏松也没有回拨回来。
只能再打过去,结果依然是在通话中,十分钟再打,电话通话中,二十分钟后再打,电话通话中,半个小时后再打,依然通话中。
一个小时后,宋一宁放下了电话,这一次没在通话中,而是直接关机。
“完了,老同学这是生我气了,把我电话拉到黑名单了。”
办公室里,赵宏松忙到飞起,电话耳机就卡在耳朵上,眼睛盯着电脑,一句一句地与摄制组沟通。
挂了这边的电话,那边的电话又响了起来,耳机不时传来有电话打入的提示音。
赵宏松也没有时间看是谁打来的,反正当前通话挂断,就直接接下一个电话。
一直到晚上十点半,最后一个摄制组拍摄了最后一组夜间镜头后,赵宏松才松了一口气。
将一旁充电的两部手机拔下来,看也没看就扔在桌子上,又把备用的手机充电。
而他自己,跟家里打了电话,太晚了,今天就不回家了,直接在办公室里对付一晚上得了。
第二天早上四点,电话铃声响起,远在东北的摄制组打来电话,今天早上的捕鱼视频已经拍完,请赵宏松审核。
这个时候的电话铃声就如同冲锋号一般,赵宏松一个激灵就起了床,直接打开电脑审核起来。
从沉睡到工作,除了戴眼镜,穿鞋外,几乎是无缝衔接。那动作熟练的让人惊叹。
一晃一个月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在外拍摄工作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还有一些镜头就需要特定的时间去拍摄,但摄制组人员却没有得到回总部的命令。
他们需要在原地待命,如果赵宏松在后期制作过程中发现不妥的地方,还需要他们重新拍摄。
而宋一宁的新电影也按照他的计划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宣传,新电影《封神演义》李云先生同名小说改编,将于大年初一全国同步上映。
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也公布了一条消息,《舌尖上的华夏》纪录片将于大年初一于央视九台与观众朋友们见面。
该作品是由中宣部组织,中央九台全力配合,李云创作,赵宏松总导演,六位导演率领六个摄制组前往祖国大江南北实地拍摄……。
这则消息是央视新闻用了十秒钟时间介绍发布的,要知道,央视新闻是在世界上都十分重要的媒体,新闻前后十几秒的广告每秒论亿计算。能让新闻在播报过程中插播广告,那是有多么重的份量。
这种事情,说实话,范思龙做不到,这需要部里的老大首肯才行。为此,范思龙拿着赵宏松刚刚整理出来的第一季内容上了会,还特意请来了部长观看。
结果,第一集播放完毕,部长就问了三句话,第一句,“还有吗?有就继续放,我还有点时间看!”
范思龙则不好意思地回答,“邵部长,都拍摄完毕了,正在后期整理,目前只整理出第一集,后面得还需要一个星期时间才行。”
邵部长点点头,问了第二句话:“后面的与这集相比,质量上如何?”
范思龙当即保证,质量上绝不比第一集差。
邵部长又点点头,“如果真如你范部长所说,那这部片子是我见过的,目前来看同类型中绝无仅有的好作品,内容有代表性,有吸引力,引人入胜。我看,在新闻联播上宣传一下十分有必要,大家有没有不同意见?”
范思龙自然没有意见,参会的都是国家级高官,别的不说,眼力和政治敏锐度绝对首屈一指。
这部片子的质量和意义他们当然知道,当下,没有任何人反对,全票通过了部长提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