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史大夫李元江及家眷厚葬,加封了他的父母,提拔了他已经在做官的两个年长儿子,恩萌他的幼子,赏赐了宅邸勋田和财物。其他抵抗被杀的官员,也照此例各有封赏,不让英灵不能安息。
其他忠贞赴死的官员也都得到抚恤,天授帝没办法亲去悼念,叫了宗室王爷和自己的儿子代表自己,一一祭悼,极尽哀荣。
虽后悔让国家栋梁在阴谋中白白送命,可到底人死不能复生,天授帝只能多多补偿,也是为不让忠良寒心,鼓励大家继续忠君为国的意思。
有嘉奖的,必有倒霉的。掌管兵事的枢密使已经查实,与太子与寿王都有私,被打入天牢等待发落,兵部尚书虽然没有参与,却因督查不严受罚。
其他涉案的官员也按罪行轻重,做出相应处理,虽按照长乐王所言,只追究当事人责任,若家人没有参与便不株连,却也让天京城到处白幡飘飘,风声鹤唳。
不过也有好处,涉案官员一看,果然长乐王守信,天授帝也听话(?),家人没有被牵连。因不需要同伙帮忙照顾家人,自己横竖是个死,倒也痛快,不论审问什么都细细交代,包括自己干了些什么,有涉案同伙还没被抓的也都说了。
只怕自己不配合,惹恼了皇帝,长乐王说话都不管用,祸及家人。
所以王又伦等宰执,处理起涉事人员来,顺手无比——上赶着承认罪行,这可是千百年来从未有过的事。
天授帝放在合欢殿的两道旨意,废太子的在李康的坚持下,已经明发了——大家也没反对,且太子已经死了。但长乐王进封为楚王,并赏赐封地的圣旨,因红门省的给事中封驳,还没有明发。
给实际封地,封藩王,可是一件大事,搞不好……
国家要动荡分裂的。
前朝大周,就是败在了各地节度使拥兵自重,割据分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