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的手指在金属座椅扶手上敲击出规律的声响,在此她瞳孔倒映的复数监控光幕中所有潜伏的安保人员生命体征皆表现稳定,仿佛他们监视的确实只是个普通摊贩。
在今天的观测作业中,科尔也让其中一个部下去档案馆翻看了纸质卷宗,通过纸质档案回溯,目标信息简单得令人不安:李洵(11岁),性别女,与妹妹李云(9岁)同住,母亲病故,父亲沉迷赌博。市政档案中显示其从未接触超自然事件,社区记录也毫无异常。
“污染究竟是如何寄生的?”科尔凝视着屏幕上餐车旁的女孩,路灯昏黄的光芒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长到仿佛要触及某个不可见的维度。
夜色已深,李洵如常收摊。她推着餐车拐进巷弄阴影,两个黑影立即从街角浮现——1号伪装成夹着公文包的上班族,5号化作清扫路面的环卫工。他们的光学拟态外皮下,制式作战服正保持随时激活的战斗状态。
(1号和2号保持三级追踪,启动对照观测协议)
科尔透过加密频道下达指令时,两名黑色右手安保人员没有任何犹豫地切换跟踪模式。隐匿拉进跟踪距离的同时,其中1号头上佩戴的透明玻璃罩一样的认知污染防护头盔浮现出淡淡的轮廓,他在确认其上显示参数有无明显异常,5号则解除了原本佩戴防护头盔的状态作为对照组。
当李洵拖着疲惫身躯走进墙皮剥落的老旧公寓楼时,两位安保人员视网膜投影中高亮她脚印轨迹的同时,更是以特殊观测手段观测其生命体征曲线的变化——心率始终维持在68bpm的平静区间。
(目标已经进入公寓楼…已通过无人机反馈信息锁定其居住房间…是否跟随进入……)
(原地待命……)
(收到……)
五分钟后突变骤生,李洵跌撞冲出单元门,面色惨白如纸。这个异常反应使1号立刻启动体征扫描,却发现她的心率已经达到128bpm,显示目标处在异常的激动状态。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