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穿越三国刘琦,吊打诸葛亮 > 第234章 刚才有个蚊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韩之地,丘陵遍布。

和中原比起来,确实没法比。

但丘陵地带,并不是真的不好。

最少三韩之地,是挺适合安居的。

特别是有玉米,红薯还有杂交水稻等种子的时候。

刘琦在三韩之地待了三个月,直到寒冬腊月才离开。

大雪覆盖,冰天雪地。

刘琦披着毛皮大衣,骑着马,随着队伍而行。

郭嘉穿着两件毛皮大衣,犹如一个毛球,骑着马,走在刘琦的身边。

“大将军,这冰天雪地的,行军困难,为什么不等春天来了再出征啊!”

郭嘉在三韩之地,并不想走。

三韩部落虽然过的是游牧生活,但三韩部落的女子,性子柔和,让郭嘉流连。

刘琦笑了,“奉孝,你可以不用跟来啊,继续待在这里,不就行了吗,还可以帮我管理三韩郡!”

郭嘉摇了摇头,说道:“大将军,你可休要将我丢下,三韩之地虽好,但高句丽,乌桓也不差啊!”

郭嘉的想法精明着呢。

如今这大汉朝周边地区,还有谁能是汉军的对手。

以前汉军征伐,受限于钱粮,才不得不停下征伐的脚步。

现在完全不一样了。

自从刘琦击败了凉州叛军以后,世家大族们就再也不敢对税收阳奉阴违了。

主要还是刘琦带头缴税!

特别是仙赐商行的税收,据说高达帝国税收的一半了。

而以前世家大族不愿意交的农税,反而成了小头。

粮食价格还在进一步滑落,有些世家大族,已经开始不种粮食了,改种棉花,油菜,苜蓿等作物。

世家大族们,本来以耕读传家,以农田多少,粮仓中有多少谷物来衡量自己的实力。

如今倒好,有些小世家田亩倒是很多,但种粮食却赚不了几个钱,细算下来还要亏本。

他们不改种棉花,油菜,不开始养牛羊,想要一个体面的生活都做不到了。

有些大世家,甚至开始安排庶出子弟经商。

郭嘉以前一直不明白,为什么刘琦要用如此低的价格出售粮食,简直如同白给一样。

但配合仙赐商行那些贵得离谱,但士人们又想要购买的商品,一套组合拳下来,将世家大族的脸面全踩到了脚下。

郭嘉身上的这种毛皮大衣,贵上了天际,世家大族的家主们买一件,都心痛半天。

但是为了面子,又必须买。

穿在身上,确实舒服啊!

特别是冬天,穿在身上,外出一点都不冷。

郭嘉身上穿的毛皮大衣,并不是他买的,而是刘琦送给他的,否则他都买不起。

郭嘉还有一件事情想不明白,为什么刘琦家中的工匠,怎么就有那么多鬼主意呢!

郭嘉不知道,这些商品其实都是刘琦的哥哥刘贺出的主意。

刘贺迷上了种田,自然以前见过的商品,他都是想着法子弄出来。

就连最近流行起来的短裤,都是刘贺弄出来的。

而且刘琦占的地皮大,种的作物不局限于一种,又大力发展工业,产业结构非常合理。

有些东西,世家大族想模仿都模仿不了。

垄断的生意,一向都是最赚钱的生意,仙赐商行自然就发展成了巨无霸。

郭嘉一路都在思考着这些问题。

他这个看人非常准确的人,怎么也看不明白刘琦。

不是说郭嘉看不懂刘琦的为人,他其实看得很懂,刘琦不过是中人之资,性格平和,并没有急智,喜欢美女,也喜欢享受。

郭嘉有时候觉得,他来当主公,都一定比刘琦要好。

但事实就是让郭嘉无语,刘琦就是能赢,就是不讲道理的赢,实力发展完全出乎意料。

以郭嘉的眼光,他觉得刘琦走了一步臭棋,但最后却发现,刘琦却是受益最大的那个人。

郭嘉想不明白,只能暗骂了一句粗话,心中叹道,这运气简直比当初光武帝刘秀还要好!

刘琦自然不知道郭嘉一路在想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他还以为郭嘉因为天寒地冻,不想说话呢。

刘琦的兴致挺高的,骑着马,看着这北国风光。

此时的乐浪郡,大片地区还是原始森林,积雪覆盖之下,雪景非常美丽。

因为这一带的河流都结了冰,行军速度反而很快,行军二十天,快要到正旦节,刘琦带着大军,进入了辽东郡的西安平城。

……

辽东郡,西安平城。

西安平城位于鸭绿江口,沿着鸭绿江往上走两百公里,就到了高句丽的王都国内城。

这也是刘琦为什么要大冬天赶到西安平城的原因。

这时候的鸭绿江上游,是上冻了的,有利于征伐。

如果不趁着鸭绿江上冻,那就必须要用到船只。

船只虽然负重大,但是逆流而上,就有些不方便了。

西安平城外,鸭绿江上,有一群人,也在冒着严寒赶路。

这一行,是诸葛亮和司马进等人。

诸葛亮等不及乌桓王蹋顿作决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