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收到。”刘贺简短回复他一句,没空多说话,已经开始操作两根电绞轮收线。
投入忙碌中,谁有闲工夫给喻超扯淡。
上来第一条鱼就是喻超见到的排行前三大小的鱼,一条三四斤重的大黄鱼。
“阿超,大黄鱼,应该是大黄鱼鱼群。”兴奋的刘贺大喊一句,再次投入忙碌中。
废话为大黄鱼忙碌他开心,他快乐。
喻超在视野范围里看到有渔船作业,他不敢随便离开舵室。
看水下差不多情况,通知刘贺两人,“鱼探器显示没鱼情,手杆撤。”
“好。”应答一句,再大声向距离有点远的钟明喊,“阿明,收杆,整理鱼获。”
“好嘞。”
放下去的鱼竿没动静,钟明给刘贺说一声去做收小拖网准备。
一共21条大黄鱼,很快大致分拣送入冰舱。一人送两箱大黄鱼到冰舱,另一人去接小拖网。
喻超扫视过小拖网,有点好货,不多。
有很肥的鱿鱼两条,还有几条飞鱼。飞鱼并不会真的飞上天空,而是在水面上滑翔。
飞鱼利用尾鳍高速前进,然后张开翅膀窜出水面,它的飞行速度可达每秒18米。
它的滑翔距离大概在三四百米。
还有一条羊鱼,在海里时这种鱼会把嘴巴下面的两根胡须张开,像是山羊的胡须所以本地叫它羊鱼。
羊鱼可吃可养,但是网上来的羊鱼大小,几人都没养鱼兴趣,刘贺随手将它扔回海里。
还有零碎的几条肉鳝、大白虾和龙利鱼。
龙利鱼不知道有吃过的没,喻超见别人吃过他很少吃。
一来见到龙利鱼的场合基本是在喂小孩,喻超脸皮不够厚,不愿和小孩争抢。
另一方面是龙利鱼要近海偏远的地方才能网捕到,他不具备实力拥有。
以前没钱不敢买,据说对小孩与老人特别友好,除了中间一条主刺,其他位置没刺。
濑尿虾居然够炒一盘了,喻超没留意,看到刘贺打开的桶,里面有不少濑尿虾。
有不少地方叫虾蛄,或者叫皮皮虾。
喻超佩服第一个敢吃濑尿虾的人,像蜈蚣一样的虾腿,锋利的倒刺。
到底是谁克服心理障碍,又排除种种困难,研究出椒盐皮皮虾的做法。
想到椒盐皮皮虾,喻超吞咽下口水,味道真不错啊。
时间到了晚上十点多,除了前面遇到一小波大黄鱼群,他们再也没碰到过大黄鱼。
落单的都没有,倒是小拖网隔一小时收一次网,收获竟然出乎三人意料。
泥猛鱼、鳗鱼、一条魔鬼鱼、一只红花蟹、黑鲷鱼…
大黄鱼居然还有十七条入账,只不过个头不大,最大那条应该有一斤半以上,最小才二三两。
明天中午的午餐有了,二三两的大黄鱼不值钱,不如让他带回去品尝大黄鱼的美味。
就目前鱼获来看,除了那十几条大黄鱼三四千块钱不成问题。
再度行驶个把小时,喻超碰到大鱼群,不过他不是很激动。
鱼群的鱼基本以青斋鱼和油勒仔为主。
价格比杂鱼好上一倍吧,收货价好的时候不过十一二块钱一斤,差的时候八九块钱。
如果有很多大黄鱼在冰舱,他都懒得让刘贺他们下网,架不住今天冰舱太空。
用便宜货压船,喻超勉强愿意。
“阿贺哥,准备手抛网,不用下鱼竿。”通知刘贺的时候喻超特意加一句。
下鱼竿手抽断也搞不完。
“咋啦?有大鱼群?”刘贺虽有疑问,但手里整理渔网动作不停。
“是有鱼群,看着不像是大鱼的鱼群,你们俩抛两网就知道是啥了。”
喻超不能说太多,大概说一下猜测,拉上来的鱼一看就能估摸鱼群大小。
他只需要保持不脱离鱼群便好,剩下交给刘贺与钟明。
收回网,刘贺知道是什么鱼心里有数。
“阿超猜的没错,是油勒仔和青斋。”把渔网清理干净继续抛。
碰到这种鱼,抛个三五网爆网没问题。
钟明见状等刘贺从吊机上拿走鱼网赶紧把手抛网挂到吊机上。
靠他自己把网拉上来,太费劲了,控制好时间依靠吊机收网,省体力不费时间。
看似吊机拉起网时缓慢,其实比钟明纯靠体力拉要快。
鱼群里混着几只八爪鱼,被掩盖在鱼群下喻超闲着无聊看其中一只八爪鱼逃离危险。
刘贺预估他和钟明一人拉五六网差不多,没想到第八网鱼获不见少。
开船跟随这种鱼群不划算,喻超只是让船随波漂,除非鱼群掉头远离他们,不然脱节大部队几率很小。
让喻超开船追上头部鱼群,他也不想。
能拉多少是多少,不想为了这些便宜货多花一点油钱。
听到对讲机里刘贺声音,“阿超,鱼变少了。”
抬起眼皮看下距离他们不远的鱼群,喻超不想再搞了,没意思。
万一堆满冰舱,碰到大黄鱼鱼群,还要把这些便宜货搬出来倒腾筐子给大黄鱼。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