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一道关门声,客厅再次沉寂下来,三个人面面相觑。
李志远率先开口打破沉默,眨眨眼问道:“杨叔,我姨她……是不是同意我和若水的事了?”
“同意个屁!她只是默认你刚刚的话,以后看你表现!”杨文哼了声道。
闻言,李志远呵呵傻笑两声,点头道:“这就够了,之前杨叔你不是说我姨还想认我当干儿子,证明她并不是不喜欢我,慢慢肯定会接受我的!”
“其实当时我就是开个玩笑。”
杨文毫不留情的出言打击。
“这个我娘之前真的说过,你别听我爹骗你,因为我娘觉得你和我二哥性子很像。”杨若水赶忙解释。
“你成心气你爹是吧?”
杨文瞪眼看了看自家女儿,这就是最让他难受的地方,根本见不得杨若水胳膊肘往外拐。
对此,杨若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偷偷看了李志远一眼,见后者也在看她,赶忙低下头。
“行了,你小子还在这杵着干啥,不用回去上班啊?”
杨文自然而然将怒火转移到李志远头上。
“那以后我还能来找若水出去转着玩不杨叔?”李志远挠头笑道。
“……一个星期你们最多出去两次!”
“收到!那我就先走了若水,你在家好好的!”
李志远腾的一下站起身,乐不可支,对杨文不爽的目光视而不见。
“除了那坛子酒,其他东西都拿回去。”杨文提醒道。
李志远自然不答应,头摇的像拨浪鼓,边往门口走边道:“里面都是些零嘴,还有我托关系找的烟,杨叔你收着,以后别拿烟的事挤兑我了。”
“我啥时候挤兑你了……”
杨文撇嘴说了句,见李志远关上门消失不见,这才收声看向杨若水。
“爹。”
杨若水被看的不自在,低低喊了一声。
“嗯,你别高兴的太早闺女,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和你娘也不是不通情达理的人,只是以后你要多多注意那小子,看看他是不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你打小就聪明,别在终身大事上昏了头。”
杨文一番话说的严肃而郑重,女儿大了,作为一个父亲,他能说的也就这么多。
杨若水紧抿嘴唇点点头,同样认真道:“我知道爹,你别太担心我。”
“唉~你是我闺女,我咋能不担心你,早知道给你找份工作好了,可能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心思。”
杨文叹口气,说完摆摆手。
“行了,你想看书就看书,想休息就休息会儿,照顾下你娘,我还上班去。”
……
粮站。
李志远春风满面的骑车回到这边时,运输队的车还没开走,正在装粮食。
他骑车先去办公楼和胡光亮说了声今天不请假了,这才往粮仓走。
经过刚刚的事,他用屁股想,也知道以后杨文肯定会更关注他,那么好好工作就是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
“你咋又回来了小李?”
郝勇看到李志远时有些疑惑。
“又没啥事儿了郝叔,这不就回来继续上班,今天咱们要往哪运粮食?”李志远走近后问道。
郝勇说了说今天的目的地,上下打量了一番李志远,笑道:“看你小子这状态挺不错,是不是有啥好事,感觉眼里都带着笑。”
“差不多算是件好事儿,不过和工作方面没啥关系,以后有结果再说也不迟。”
李志远含糊回应,并不想过多说明刚刚的事情。
见状,李想捏着下巴道:“远哥,让我猜猜……”
“猜什么猜,师傅的事儿你还打听上了?赶紧装车干活,早出发早到地方休息,走走走!”
李志远直接打断李想的话,捏着对方的后脖颈就到了粮仓,扛起粮袋干活。
其余人也没多说,一同加入到干活的队伍里,快速把三辆车装满。
车队出发后,一直到第二天才回,近些的县城基本都运完了,现如今跑的都是远一些的地方。
下午四点多回来,李志远一行人帮忙在车上装粮食,五点半准时下班。
剩下的就不用他们忙活了,明天一早车辆准是满的,直接出发就成。
毫无疑问的,李志远骑车家都没回,直接往机关家属楼去,带上一只大鹅和粉条鱼丸,敲开杨文家的门。
杨文这时候还没下班,开门的自然是柳慧。
“柳姨,今天我来家蹭顿饭吃,不是找若水出去转着玩的!”
李志远率先表明自己的来意,提了提布袋。
柳慧沉默片刻后无奈叹口气,侧身让开位置道:
“事情我都听你叔说了,我暂时也没啥意见,你想约若水出去玩可以,但时间不要太长,别耽误回家吃饭。”
“不用柳姨,我先帮着您做饭,估计你还不知道,其实我做饭也有一手,不信你问若水!”
李志远笑着摇头,拎着布袋就去了厨房。
柳慧跟进来道:“之前若水有两三次回来的很晚,是不是在你那边吃的饭?”
“嗯,在我姐家,不过饭是我做的。”李志远大大方方的承认。
杨若水这时候到了厨房边,听两人说话忍不住道:“娘,志远做饭真的很好吃,婷婷也吃过,后面说香的舌头都要咬掉了!”
“你们几个整天就会合起伙来骗我,还有啥我不知道的事儿?”
柳慧没好气的白了一眼自家闺女。
“嘿嘿,没了娘,从小到大我也就在这件事上骗过您,以后保证什么事都不会再瞒着你了!”杨若水揽着柳慧的胳膊撒娇道。
“你看我还信不信你!”
柳慧点了点杨若水的脑袋,挥手道:“好了,小远你也别忙活了,去客厅坐着,我来收拾这些东西。”
“反正闲着无聊,姨我帮你。”
正是表现的时候,李志远哪会离开,拿过刀熟练的把处理好的鹅切块。
见状,柳慧也没再催,杨若水更不会走,三个人在厨房忙碌,倒是颇为融洽。
说实话,这让李志远有点没想到,来之前他还以为柳慧对他的态度不会太好,看来后者确实如杨文所说的那般通情达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