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安县主与安妃不同,安妃说到底也只是回鹘献给大周皇帝的一件美丽的礼物,只需要安守本分,生下带有两国血统的皇子,当好一个吉祥物就够了。
但庆安县主未来是以大周公主的身份,下嫁于回鹘世子,未来还会成为回鹘的可敦,生下的孩子会成为未来的回鹘王,这两者的意义截然不同,所以她不能只做一个什么都不懂的菟丝花,而是需要自己成为强者,她才能为大周做更多的事,也能让她自己在回鹘活的更好。
魏永旭沉思片刻后,说道,“等回鹘的先遣使团递交国书之后吧,想来也用不了多久了。”
叶昭宁颔首应下,“好,那我就安排一处离凤仪宫近些的地方住下,我也能时时教导她。”
魏永旭不置可否,点头答应了一声,就在没说什么。
这边琢玉坊的章程都定了下来,接下来只需要将所需的东西采买齐全,等过了年就能正式招收学徒。
而对于购买店铺一事,叶昭宁也想到了一个折中之法,那就是要让琢玉坊的铺子走高端路线。
也就是为世家和富贵之家服务,且每种品类也只许开设一家,这样既能让琢玉坊有了一笔可观的收入,也不会有之前的她所担心的事情发生。
过了几日,京城下了场大雪,天气越发寒冷,平王也终于回了京城。
平王府,正院。
高善今日打扮的甚是娇艳,又早早的就吩咐厨房准备了一桌平王爱吃的菜,只等着他回来。
不多时,就有侍女急匆匆的进来禀报,“王妃,殿下回来了。”
高善的脸上挂上笑意,起身往屋外走去,平王穿着厚厚的墨色大氅,风尘仆仆的快步走了进来。
他刚走到廊下,高善就出来了,笑着跟他行礼,“见过殿下。”
平王快走两步,握住她的手,“不必多礼,外面冷,快进屋吧。”
两人牵着手进了屋子,平王净了面,又换了身衣服,屏退众人这才坐到了桌前。
桌上是热腾腾的什锦锅子,和数道精美的菜肴,平王从高善手中接过汤碗,一口汤下肚只觉得浑身都暖了起来。
平王笑着道,“辛苦娘子准备这些了。”
高善语气轻松,“不辛苦,不过张张嘴的事情,夫君一路回来,今日下着雪天又冷,才是辛苦。”
平王握住她的手,笑道,“我坐着马车回来的,暖和的很,你这段日子怎么样,可还好吗?”
高善眼波流转,闪过一丝狡黠的光芒,半开玩笑的说道,“当然好了,那日子别提多滋润了,殿下不在我整日不是出门去与老情人见面,就是写信互诉衷肠。”
平王的笑僵在脸上,随后一下子黑了脸,满脸的写着不高兴。
知道她是故意气自己,但还是不必避免的想要生气,但是看着她笑意盈盈的样子,也只是有些失笑的摇头。
颇为无奈的叹息一声,“你呀,两个多月没见,今日方回来你就气我。”
高善赶紧说了软话,两人温言一阵,又重新说笑起来。
平王的语气带着思索,“正好快要到年关,你想要让我求情总还需要一些时日,等到过了小年,再将消息递给他们也不迟,到时你可问一问娘娘的意思,见淑妃一事是等过了年还是年关前就办完。”
高善点头,“好,回头我就将消息递进宫中。”
接着,眉宇见染上几分笑意,柔声道,“那这段日子,就只能委屈殿下宿在我这里了。”
两人许久未见,平王自然求之不得,但想起方才她故意气自己,又板着脸道,“那你那位情郎怕是要不高兴了。”
正事也说完了,高善干脆坐到了他腿上,撒娇服软,平王哪里把持的住,接下来的事情就也就顺其自然了。
只是第二日,两人直到午膳方才起身,伺候的侍女脸颊都是红红的。
平王回京,翠锦苑那边的瓷器茶盏碎了不少,渊赫的脸就没晴朗过,但再如何生气,他都无可奈何。
如今天气愈发寒冷,他们只怕是要在京城过冬,但渊赫的催促的消息却也越来越频繁,起先还是三五日一封,后来就变成了一日一封。
但高善都只是回说,平王还未松口,她还需要一些时间,渊赫的脸色越发阴沉,但也只能暗自生气。
很快到了腊八,叶昭宁今年在宫中施恩,给内侍宫女们分了腊八粥,得了个心慈的好名声。
跟着南巡的几个妃嫔知道了,想起杀得血流成河的杭州官员,忍不住打了个寒颤,并在心中暗暗吐槽,那是他们没有见过皇后杀伐果断的样子。
琢玉坊也修整的差不多了,该办的都已经办好,天气也越来越冷,叶昭宁派沈易去查看一番,觉得满意后赏了银子,就让他们都停了活计,回去过年了。
腊八过后不久,回鹘的使臣也总算是到了,除了带着朝贡的贡品之外,还递交了回鹘王的国书.
而回鹘王欲为世子求娶大周公主为世子妃的消息也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