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的阳光斜切进阶梯教室,仿佛给校园的时光披上一层轻轻的薄纱。
坐在肖倩身旁的王青青煞有介事地对她说道:“诶,倩倩,听说今天马教授生病了,他找了莫师兄来给我们上课呢。”
肖倩平常对学校的事情就漠不关心,连同班同学都认不全,她怯怯地问道:“哪、哪个莫师兄?”
王青青鄙夷地瞥了她一眼:“倩倩,都说让你别成天泡在图书馆了,连莫师兄都不认识,咱们华医大双壁啊,当然是医学院的翟柏川师兄和药学院的莫长安师兄啦,年纪轻轻就发表了多篇论文到柳叶刀,他们是几个教授们都抢着要的宝贝啊。”
“……哦。”
“关键他们都长得很帅,嗯,翟师兄又帅手指又很好看,不过,莫师兄长在我的心巴上,那忧郁的气质真的绝了!”
王青青陷入了甜蜜的幻想之中,肖倩连忙泼冷水道:“你的荷尔蒙都快呛到我眼睛里了。”
两个女孩没心没肺地开着玩笑,此时一个年轻身材比例匀称的男子大步走进了教室,他站在讲台前方自我介绍道——
“今天马教授生病了,由我来给大家代一节课,我叫莫长安,英文名叫David,今天我们要讲的是——”
莫长安点了一下课件,PPT的标题写的是「受体调节:从分子陷阱到临床博弈」。
他的声音像手术刀划过玻璃瓶,清冷而精准,令肖倩不得不抬头多看了他几眼,正好莫长安的目光迎面与她对上了,竟然令她感到一阵无形的威压。
王青青悄声说道:“诶,倩倩,师兄是不是盯着我呀,他真的好帅啊,怎么办、怎么办。”
肖倩低下头,假装看书:“上课呢,认真点。”
虽然这么说,可莫长安说的课她却一个字也没听进去。
不一会儿,莫长安打开讲桌上的全息投影装置,只见一个三维心脏模型悬浮在空中,他用指尖轻点,β肾上腺素受体的蛋白结构如血色蛛网般展开。
“当长期使用β受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时,受体密度会通过向上调节增加20%-40%,这也意味着一旦突然停药,过量受体将引发反跳性心动过速,甚至心肌梗死。”
他讲着讲着,突然走向了肖倩的座位旁,他用手指轻轻敲击了她的课桌:“这位同学,假设你母亲患有冠心病史,现在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入院,你会选择哪种β受体激动剂?”
肖倩被莫长安的举动吓了一跳,虽然她没有认真听课,但是在同年级的新生里,她可是年级第一的优等生,这个小问题可难不倒她。
“沙、沙丁胺醇。”
莫长安转动冷峻的脸庞对着肖倩,令她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你确定?”
“确、确定。”肖倩对自己的答案很自信。
“恭喜你,可能你会因此失去你的母亲。”
莫长安虽说以调侃的口吻说出,却令人难以发笑。
“沙丁胺醇对β2受体的选择性在缺氧环境下会下降15%,可能激活心脏β1受体引发房颤,正确的做法是改用高选择性药物,比如福莫特罗,并在给药后监测血钾浓度。”
莫长安意味深长地望了她一眼:“或许你们能来到这个课堂,都认为自己都是天之骄子,可要我说,你们既不了解药理学,也不了解你们自己。”
肖倩羞愧着低下头,感受到一股强烈的无地自容感。
莫长安没再多说什么,他返回到讲台,继续了他的课程。
“倩倩,没关系的,莫师兄为人比较严谨,你就别放在心上了。”
肖倩默默点了点头,算是吃下了王青青的安慰,但她也只是用行为掩饰自己的挫败感。
这是她与莫长安的第一次相遇,过程实在并不怎么愉快。
等到两人再次见面时,已是五个月以后。
因成绩优异,肖倩被马教授推荐,加入了一个名为《超广谱β-内酰胺新型抑制剂研发》的课题组,她也是课题组名单内最年轻的一位成员。
只是当她来到耐药机制研究室见到课题组组长时,才发现那人正是莫长安。
“肖——倩——”
“我记得你,几个月前上课时心不在焉,也不知道马教授为什么这么看好你,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就已经可以独立研究课题了。”
肖倩低着头,小心翼翼地躲避着莫长安锐利的目光,不知为何,在他的视线下,她的所有骄傲都像是被人踩到地上摩擦。
“师兄,我会努力的,请给我一个机会。”
如果说自己是璀璨的星辉,那么莫长安就是耀眼的太阳,肖倩放下了心中的傲气,乞求着一个能跟随大神一起做研究的名分。
纵使这个大神不是那么好相处。
“算了,换人还要和老马沟通,麻烦死了,我的时间很宝贵,你跟着我来吧。”
莫长安从转椅中起身,领着肖倩换了实验服和口罩,走入了实验室。
他一边从冷柜中取出了冻存的培养皿,一边说道:“这是肺炎链球菌ATCC标准株,接下来我会演示一遍如何培养细菌,你的工作就是记录它们在不同药物作用下的效果和数据,过程我只做一次,你如果搞不定,就乖乖给我滚回去上课,我不想说第二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