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职场新人之外贸员 > 第796章 小公司的奇袭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贾勇说完后,陈先生才缓缓地开口说道:“你总结得很好。我记得你跟我说过,华艺国贸公司要发展成一家跨国综合商社,你公司的领导派你到巴西来,应该就是这个计划的一部分。

“你现在做节能灯生意,一个月两个货柜,只能说在巴西站住脚了。距离你们华艺国贸公司建设跨国综合商社的目标,应该还有很大的距离。

“你有没有考虑过,下一步你应该把生意做得多大,才能跟你在国内的领导交待得过去。让他们看到你在为发展跨国综合商社做努力。”

陈先生这一番话,说得贾勇有一点儿发懵。他都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跟陈先生说过跨国综合商社这个事情了。

贾勇回忆起来,那还是他和段云峰刚到巴西的时候,他们要摸陈先生的底,陈先生也要摸他们的底。

那个时候,贾勇为了树立华艺国贸公司的形象,拉大旗扯虎皮,说的一番话。贾勇确实跟陈先生说过,华艺国贸公司要搞跨国综合商社,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分公司。

贾勇早就不看好季总说的这个跨国综合商社计划。他来巴西都是迫不得已的。搞什么跨国综合商社?!那就是一个小外贸公司,为了忽悠上级领导,忽悠员工,证明自己存在的合理性,编织的一个梦。

那么多大外贸公司想干没干成的事情,华艺国贸公司怎么可能搞得成跨国综合商社呢?靠在俄罗斯卖皮夹克?靠在美国卖铸铁下水管道?靠在日本卖羊绒?靠在南太平洋岛做转口卖配额?靠在欧洲做中餐馆装修?还是靠在巴西卖节能灯?

华艺国贸公司所有驻外分公司,唯一挣钱的也就是贾勇和北明公司合作的节能灯业务了。可这个话,贾勇还不能跟陈先生说,他怕陈先生以此为口实,再提出什么新的要求。

贾勇觉得陈先生就像是拿着一个强光手电,把他带到一处黑漆漆的地方。他按亮手电,形成了一道金箍棒一样的光柱。陈先生指着金箍棒顶端的“跨国综合商社”六个大字对贾勇说:“你沿着这道光柱往上爬吧!”

贾勇在陈先生的注视下,支吾道:“跨国综合商社,那都是领导们做的长期规划,不是我该考虑的问题。我现在能跟着您把节能灯生意做好,就挺知足的了。”

陈先生问:“一个月销售两个货柜节能灯,你就知足了?”

贾勇刚到圣保罗几个月,衣食无忧,工作交待得过去,和北明公司合作融洽。展望未来一年,贾勇一个人能给华艺国贸公司创造一百多万元人民币的出口利润。比起在俄罗斯开拖拉机的王鹏,比起在斯洛伐克中餐馆打过工的周欢,比起在美国做家庭主妇的田雯雯,再比起在南太平洋孤岛上做地接导游邵燕,贾勇真的很知足了。

陈先生见贾勇不说话了。他说道:“你还年轻,可不敢安于现状,你还应该有更高的目标。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刚来的时候,看到两个集装箱节能灯,你发愁什么时候能把这些节能灯都卖出去。

“现在,你相信在未来一年,每个月都能卖出去两个集装箱节能灯。你敢不敢想,一个月卖二十个集装箱节能灯呢?做一个跨国综合商社的派出机构,一个月做二十个集装箱节能灯生意,应该是起码的吧?”

贾勇以为自己听错了。一个月二十个集装箱节能灯?怎么可能呢?叶先生进口陶瓷在大卖场销售,倒一手,薄利多销,那应该是能上量的,一个月也就是两个集装箱的陶瓷,赶上圣诞节销售旺季再加上两个集装箱。

一个集装箱陶瓷的货值只有一个集装箱节能灯货值的三分之一啊。北明公司成立才短短几个月,每个月的营业收入已经是叶先生公司的几倍了。

陈先生怎么还敢想每个月做二十个集装箱节能灯销售,陈先生是不是被胜利冲昏头脑了?这是很危险的。这是要出事情啊。

贾勇一边琢磨着怎么给陈先生提个醒,一边支应道:“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北明公司能够做到如今这样的销售规模,我对销售前景还是充满信心的。

“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个销售网络才刚刚建立起来,各个方面的资源都已经被我们最大限度地挖掘利用了。我看不到短期内销售规模快速成长的空间。

“我认为目前应该维持现有的销售规模,先稳定一个阶段,观察一下是否存在什么问题,然后再在此基础上考虑进一步扩大销售规模的事宜。”

陈先生听完后,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思考贾勇的建议。

过了一会儿,陈先生缓缓说道:“你应该明白‘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这个道理吧。

“如今我们的销售已经有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如果现在我们停下脚步,稍作歇息,恐怕就会失去再次奋起冲锋的动力了。”

陈先生的这番话,虽然是在谈论公司的业务,但贾勇听起来却觉得是在描述陈先生目前的身体状态。

就陈先生现在的身体状况而言,他哪里经得起一战再战啊,他不要命了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