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两世 > 第120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被带到了治官府衙。宋阁老见田氏一道来的,十分意外。原本他们就是挑了时候才上门的,以为就算田氏有心维护田家,这时候也该回去了。哪知道她还在田家呢。起身迎她,还叫人看座。

到底他是周有容的门生。

田氏并不推辞,才将将坐下,外头便报宫里来了人。宋阁老想也想到,田氏既然过来,皇后便不能不理,定然是皇后身边的人来了,哪知道迎进来一看,是便装打扮的齐田。

治官哪里见过皇后呢。只见满堂跪伏下,连忙跟着伏身。齐田颜色到还和气“本带了御医想去阿舅家里看看舅母的。一听原来是到这里来了。”又对治官说“这一桩案听了也是震怒,你只管秉公办理。”

治官唱喏起身,坐到了案后,脸上不露什么,那一颗心却跳得跟鼓点似的。

叫田家的人来,还是因为刘氏败露之后,皇帝震怒,下旨复查当时所有战死的人。姓谁名谁,哪一个营的,死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事死的,追赏受封之后各人领回遗骸,又是怎么处置的。并把那些人家,一户户走访核实。

查来查去,四姓之族竟然一个也跑不掉。田氏自然也牵扯其中。不过人数要比那三家少些。只因为田氏一族并不昌盛,所涉的人数不多。只有几十人而已。名单列来都是庶族。把这些人领回去的,是大显田氏的长子,田蚌。

大显田氏乃是洛东田氏的庶族。田中姿说来,跟这个人并不熟悉。不过田蚌的父亲,曾在都城做过官,当时与田阁老还有些往来。

后来田阁老不在了,田蚌的父亲也早早病死了。田氏在朝势弱,田中姿也没有要为族人谋福利的意思,田蚌想当官却没有人举荐,庶族渐渐没落,一年不如一年。

早年他上门找过田中姿一次,可田中姿出去打猎了,人也没见着。最后一咬牙,就投军去了。

世族子弟入军营,哪怕再落魄,至少也是管五个人的伍长。他去就谋了个什长,下头管着十人。后来升做队史,下头有军士百人。

田家像他这样的不在少数。不过大多是伍长起步,更不如他。

当时随皇帝战陈王,田氏英烈共三十多人。其中伍长十五人,什长七人,其它都跟田蚌一样是队史。连着属下,共有百人叛变了陈王。与其余四姓一道,不遵上令,不肯救援,要将皇帝困死在池川。

知道皇帝没死之后,他心中有鬼当了逃兵,后来也久不见案发,便以为没事才回营去,只说自己受伤了,才流落在外。那时候,与他合谋的那些人,都已经被认为英烈。他身为庶族之长,是这些人中最有威信的,营中便把善后的事交与了他去办。

与刘氏不同是,他胆大包天,还真按了英烈的规制,敲锣打鼓把这些人送回乡里。

刘氏案发,他被抓之后将自己所犯之事供认不讳,但决不承认自己是主犯,只把事情往田中姿身上推诿,指认所有的事都是受田氏长房指使,自己跟本是迫于无奈之举。

田蚌跪在堂下喊冤。治官坐在堂上,背后的衣裳都汗湿了。

皇后就坐在这里,你说她舅舅谋反?

坐在自己旁边的宋阁老闭目假寐,可他身为周有容的门生,在这件事上到底是怎么站的队呢?

皇帝对田氏到底是希望‘宁可错杀,不可放过’还是顾忌皇后走走过场就算了?

治官觉得自己就仿佛站在看似平静,实则危机四伏的旷野。头上月光黯淡,照不亮四周迷雾,不知道哪边才暗藏凶险,哪边才是飞黄腾达之路。

一时之间,堂上只有田蚌的的声音,他是受了重刑的,跪也跪不直,倒在地上。不停地嘀咕着“田蚌有冤。”

大概是上苍可怜这位治官,眼看安静得太久,不说点什么也要说点什么,硬着头皮要开口时,下头田蚌两眼一翻,晕了。

治官如释重负,连忙叫人来把他抬下去救治。

既然人证失去意识,这案今天也就审不了,小心翼翼对宋阁老说“那就只有改日了。”说完又往皇后看。

宋阁老睁开眼睛,深以为然“既然人证昏厥,大郎君便是自证,也不能对质。自然只能改日。”

皇后这边当然没有异议。可问题又来了。

这田中姿一家,是关押起来,还是放回去。

田中姿自动自发地给他解决了这个难道。他说“事情都没个结果,我若这样回去了,别人岂不要说娘娘护短?”自愿留下了。

李氏几乎要昏厥,娘家李氏一门二天前已经伏罪,现在夫君又有疑罪。想着肚子里有孩子,硬生生忍了下来。刚强道“我们心中无愧。也没甚么好怕。”便与田氏和齐田一道家去,一会儿便亲自送了吃的用的往牢里去。

被子褥子又厚又软。怕有蜱虫跳蚤,还放了药包。里头还夹了本书和一本空白的订本,李氏在椿的陪同下,都拿了送到田中姿手里,之前还一身锦衣,现在被扒了,已成囚服。两个人隔了牢门,你看我,我看你,李氏克制,只以平常的口气说“你闲得无事,也好译来打发时候。我们娘俩到有皇后照应,你不必记挂。”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