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就是按顺序来,第二日、富察贵人侍寝,赐封号谨,第三日博尔济吉特贵人侍寝,赐封号娴,最后一个就是沈眉庄贵人侍寝,赐封号温。
这下后宫的人都有了封号,他也做到了雨露均沾,每个人都留在寝宫过夜,主打一个不偏不倚。
她们也没白来、都是收获满满。
甩籽也挺累的,好在他的体质强悍,就是连轴转也是没问题的,可是还是要给厂商生产的时间,排空了,没子弹了,白卖力了,也不中。
给后宫所有的女人都送了一份赏赐,待雨露均沾后,内务府抬着同样规格的绸缎、香料送往各宫,谁也不比谁少。
唯独皇后的赏赐中,多了对吉林将军进贡的无暇东珠——那是他对中宫之主的偏爱和尊重,也让后宫的其他人明白这后宫谁也不能逾越皇后之上。
.....
在这一月的中,胤禛做出了一项意义非凡的决策。
将早朝时间改至早上七点钟开始。
这样来、他自己也能比三点就起床、多睡上两个小时,五点钟再起床。
虽然说这一改动与大清祖制有所相悖,但他是大清皇帝,大臣们不同意,大不了直接修改律法就是了、怕啥啊,干就完了。
消息一出,大臣们表面上纷纷劝谏,可心底里又有谁不愿意能多睡会儿呢?
尤其是在那寒风凛冽的大冬天,他们常常要在城门口的马车里挨冻等待上朝。
劝诫归劝诫,这是作为臣子应尽的义务,该走的形式必不可少,但内心其实对这一改变还是相当期待的。
早朝,朝堂之上。
单膝跪在地上的十六弟胤禄,也就是庄亲王,恭敬地禀报。
“皇上,您派臣去宁古塔寻的一处黑石头,臣寻来了。”
他在当年的九子夺嫡中,虽然没有太多的参与,但仍是站在了四爷胤禛这一派。
此时的胤禛,听着大臣们的汇报,困意阵阵袭来,几乎都要睡着了。
他一直有个改不掉的毛病,只要一开会,就忍不住想闭上眼睛,不管是活了多少岁,这个毛病还是改不了。
胤禛强打起精神。“好,庄亲王快拿上来让朕瞧一瞧。”
“嗻!”
很快,两个侍卫抬着一个箱子走上前来,打开一看,里面黑乎乎的。
胤禛立刻起身走下御座,定睛一看,心中大喜,这可不就是石墨嘛!
毛笔和纸张价格不菲,普通庶民百姓能吃饱就不错了,这些肯定是没钱买。
要能用这石墨制成铅笔,成本比毛笔低不说,再以平价出售,那将是一项能让笔墨纸砚真正走进平民百姓家的重大利民举措。
早朝结束后,胤禛特意留下了两人。
工部尚书孙渣济和被十三弟从铁岭这个大城市接回来的袋子,刚回来他被封为正三品、研究所所长。
这个研究所,是胤禛新成立的部门。
此时他们两个正在养心殿里面。
【兑换一颗百病全消药丸】
【扣除一千积分、兑换完毕】
胤禛积分充裕,花起来毫不心疼。
戴梓此时已是七十一岁的高龄,要不是大清现在实在缺这些可用的人才,他也不必让这样一位七十岁的老头子梅开二度、再就业。
所以让他多活些年争取活个一百岁,那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活成人瑞他才高兴呢。
胤禛领着他们二人,来到一处工坊。
他指挥着将石墨粉碎成粉,添加适量黏土后充分混合,接着让小太监将其揉搓成细小的形状,随后放入烤炉中炙烤。
不多时,半成品的铅笔芯便制作完成。
孙渣济和戴梓二人一头雾水地看着皇上安排小太监做出的这些细杆杆,心里疑惑,可又不敢多言。
就在这时,胤禛趁他们二人不注意,悄悄从袖口里取出一枚药丸。
“戴所长,朕偶得一枚药丸,说是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朕就讲他赏赐给你。”
戴梓看着皇上手里的药丸赶紧跪在地上谢恩,然后双手接过盒子,打开后是一枚很小的药丸,只觉得一股清香扑面,看着皇上期待的眼神看着自己,他都这么大岁数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而且,皇上可比先帝更加重视火器的研究,想必不会害自己的性命。
他直接将药丸取出吃了进去,很快他觉得自己在铁岭这个寒地冻出来的老寒腿居然不疼了?
果真如皇上所说真的有强身健体功效,他赶紧跪地谢恩。“臣、能得皇上厚爱,定当全力研究火器。”
“快起来吧、两位爱卿喝茶啊尝尝这雨前龙井。”
二人赶忙端起茶水,一饮而尽。
戴梓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药丸正在起效、脸色慢慢变得红润起来。
.....
粗糙的铅笔条被两片木片稳稳夹住,再用绳子细心固定,一支简易的铅笔就这样诞生了。
“孙尚书、戴所长,看看这个东西,拿着写写字试试。”
孙渣济不愧是工部尚书,他接过这个略显奇怪的物件,在纸上写下了两个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