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事情,确实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秦王政心念电闪,他认为岷说的有道理,但,此时此刻,商议此事,为时尚早。
“目前,我们以应对六国合纵为主,其余是都可以靠后。”
“灭卫,寡人也支持。”
“上将军,以为如何?”
“大王,末将也认为当灭卫,震慑山东诸国。”蒙骜眼中杀机一闪而逝,朝着秦王政,道:“老夫会第一时间前往函谷关,确保我大秦万世永昌。”
“嗯!”
点了点头,秦王政笑着,道:“关于此事,仲父与上将军,各自上一份奏疏,你们二人也商议一下,确保沟通。”
“诺!”
这个时候,也预示着这一次的朝会结束。
针对于六国可能合纵一事,大秦的满朝文武,初步的达成了一个意见统一,以国府与太尉府为主,开始各自忙碌铺排,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序痒令,此番游学,感觉如何?”
闻言,岷不由得笑了笑:“不瞒大王,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各处风华不同,自有得意之处。”
“大秦的金戈铁马,大梁的盛世风华,楚地的尚巫鬼,各有特色。”
秦王政从王座上走下来,在岷的旁边落座:“六国合纵,以你之见,我大秦能胜么?”
这一刻,岷不由得莞尔一笑,自信,道:“大王,山东诸国合纵,不过土鸡瓦狗尔。”
“有上将军在,我大秦锐士自当无所畏惧!”
“臣以为,大王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否以最小的代价,兼并山东六国,不至于让中原元气大伤。”
“如今的中原,并非无敌!”
“北有东胡,东北有萁子朝鲜,西有大月氏,诸羌,南有诸越,大秦在一统之后,这些压力,都将会集中在大秦的身上。”
“我们必须要御敌于国门之外!”
“嗯!”
点了点头,在这一点上,秦王政也是这样想的。
虽然想法不成熟,但,依旧有了趋势。
“岷,序痒署现在如何?”
“不瞒大王,序痒署现在眼中缺少钱粮,各大大学,学宫,学室缺少令史,里面的史子,也数量远远不够。”
喝了一口凉了茶水,岷笑着,道:“有了这一次的钱粮下拨,序痒署将会进一步发展。”
“大王,序痒署前期看不出来收益,只有无尽的投入,但是,在后面,序痒署,将会保证大秦的千秋万代。”
“除非是后世大秦,出现了无能昏聩之君。”
秦王政笑着点头,朝着岷,道:“寡人明白。”
“回去之后,将序痒署的事情安排好,然后让李斯转任序痒令,蒙毅担任序痒丞。”
“你准备进入军中,山东诸国合纵,如此天赐良机,不要错过。”
“诺!”
点头答应一声,岷不由得莞尔一笑:“臣多谢大王。”
“去吧!”
“臣告退!”
岷走出章台宫,微风吹来,沐浴着日光,一步一步走远。
秦王政站在门廊下,望着岷远去,眼中掠过一抹精光:“你说的对,序痒署对于大秦至关重要。”
“蒙毅,才是最好的选择!”
岷不是傻子,他自然是清楚,秦王政这是要在培养蒙毅。
蒙毅是嬴姓的家臣。
不管他与秦王政多交心,在信任上,都比不上蒙毅。
对于此,他并没有失落,相反很是高兴,若是秦王政一味信任一个人,那才是坏事。
驾驭一个前所未有的天下,何其之难也。
而且,他也想进入军中历练一二,见识一下冷兵器时代的金戈铁马。
序痒署。
“蒙毅,与大田令署,少府对接,将钱粮运回来,然后朝着各大学,学宫,学室下拨,将助学金,束修减免一事解决。”
喝了一口热茶,岷朝着蒙毅,道:“与此同时,传信夏无且,让他前来政事堂,邀请太医令前来。”
“诺!”
望着蒙毅离去,岷看向了一旁的李斯与甘罗:“甘罗,让食肆准备一些白饼,我们炙肉。”
“以及准备一些冷饮。”
“诺!”
躺在躺椅上,岷神色有些感慨,这个天气,冰镇西瓜才是最好的。
只是目前,东山商社,并未找到西瓜。
当然了,在这个时代,叫做寒瓜。
“上令,大田令那边......?"李斯神色肃然,朝着岷,道:“交恶大田令,对于序痒署也就罢了,但是对于上令,并非好事。”
“斯兄不必担忧,我与大田令无碍。”
岷懒洋洋的躺着,语气有些低:“斯兄,这一段时间由你接任序痒令,我会协助你掌握诸事。”
“到时候,蒙毅担任序痒丞。”
“但是,我估计你这个序痒令也不会长久。”
“大秦廷尉,才是最适合你的。”
“大王与相邦也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培养你。”
“上令呢?”
李斯目光凝重,他心里清楚,序痒署可是岷亲手建立,将全部的框架搭建好的,很多事情,只有岷在才能解决。
“我啊?”
岷看着甘罗在准备炙肉,不由得开口:“我会在不久后,进入军中,六国合纵攻秦,如此盛事,自然不能错过。”
“我在序痒署,已经发挥不了多少作用了。”
“不管是你,还是蒙毅的能力,并不在我之下。”
喝了一口冷饮,李斯眉头大皱,他多少能够猜测出来,这样的变化的缘由。
也许有人不清楚,序痒署的威力,但是他们这些身为序痒署属吏的人,才真真切切的明白,岷对于序痒署制定的制度,到底有优越。
一旦序痒署彻底成长起来,那将会是一股任何人都忌惮的力量。
“上令舍得么?”
坐起身来,岷吃了一口肉串,意味深长,道:“斯兄啊,有些时候,有舍才有得。”
“我是老秦人。”
“如今你们也是秦吏。”
“只有大秦万世永昌,才能保证我们的利益。”
“而想要保证大秦万世永昌,秦王便是关键,一个国家,是否能够昌盛,群臣很重要,王也很重要。”
他与李斯为友。
在这个时候,岷也不由得开口,提点了李斯两句。
他不希望李斯走上那条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