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313章 一年强半在城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有一次,他到密州城下挖野菜时,在杂草丛中捡到了一个弃婴。他把孩子抱回府中抚养,同时下令州府官员悉数“磨刀入谷追穷寇,洒涕循城拾弃孩。”短短几天时间就收养了四十多名被丢弃的孩子。后来,苏轼把这些孩子送给没有子女的家庭抚养,并按月补贴六斗粟米,“所活亦数千人”。

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人道救助行动。

很快,苏知州与民同苦吃野菜、救济弃婴爱民如子的事迹传遍全城。州里的富豪乡绅被感动,纷纷拿出钱粮救济灾民。

苏轼曾说过“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他在密州时,通过自己的勤政爱民赢得了许多地位卑微的朋友。十年之后的公元1085年,苏轼改知登州途经密州时,当年那些被收养的弃儿及其养父母纷纷赶来州衙,拜谢当年的救命恩人。

当时场面,一定非常感人!

公元1075年秋,密州大旱,苏轼率众到常山祈雨,归来时在黄茅岗射猎习武,作《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该词一改宋词偎红倚翠、簸弄风月之艳科色彩,慷慨激昂,气象恢弘,成为豪放词的开山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