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496章 驱除鞑虏,振兴中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96章 驱除鞑虏,振兴中华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这一年,于是成为民国元年。

不久,孙中山发表公开声明,表示只要袁世凯赞成清帝退位,他“贞吉,无悔,”即行辞职让位于袁世凯。袁世凯闻言,入宫威胁隆裕太后签下退位诏书,逼迫不足七岁的末代皇帝溥仪正式退位。

至此,持续近三百年的清朝统治和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被推翻。“君子之光,有孚吉,”孙中山表现出了令人景仰的君子之风,在颁布带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后,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

他继续大力宣传三民主义,呼吁平均地权,兴办实业。这一年8月,在宋教仁的奔走努力下,同盟会改组成为当时中国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政党国民党。孙中山“有孚于饮酒,无咎,”被推举为国民党第一任理事长。

然而在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被暗杀,袁世凯被认为是暗杀的幕后策动者。孙中山深感“濡其首,有孚失是,”于是立主发动二次革命武力讨袁,失败后再度流亡日本。

他在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华革命党,继续为扞卫共和制度而斗争。同时开始着手撰写《建国方略》,总结革命经验得失,提出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被尊称为“中华民国国父”。

一代伟人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他使人们认识到救国必须革命,必须推翻封建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