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城城东,矗立着一座巍峨壮丽的高塔。
此高塔唤作“凌霄塔”,其名寓意着高耸入云、直逼霄汉之雄伟气势。
凌霄塔始建于数百年前,历经风雨沧桑,却依旧屹立不倒,见证了云安城的兴衰更迭与历史变迁。
大燕开国的时候,开国皇帝慕容渊重修了凌霄塔,现凌霄塔塔身由青石砌成,每一块石头都经过精心雕琢,线条流畅,图案繁复。塔共有七层,每层之间以飞檐翘角相连,檐下挂着铜铃,风起时,铃声清脆悦耳,宛如天籁之音。
凌霄塔目前所属松风书院,此刻凌霄塔最高一层一白发老人站在高楼仰望星空。星空之下,老人凝视着那璀璨的银河,他的目光在繁星间游走,最终定格在那颗最为明亮的星辰之上——岁星。
老人喃喃自语:“岁星已归位,还有一年便七星连珠,又一十二年开始了。”他的声音虽轻,却充满了无尽的深意。
七星连珠,每十二年发生一次,一次持续一个月左右。每当这个时候,七颗璀璨的星辰仿佛被某种神秘的力量牵引,它们在夜空中缓缓移动,最终连成一线。
据说当七颗星辰在夜空中连成一线时,天地间将发生重大的变革与转折。似乎确实如此,每十二年江湖都血雨腥风,各大门派都会大洗牌。
“院长。”
“院长。”
两声轻声问候,轻轻地将那位沉浸在深远思绪中的老人拉回了现实。
“难得,你们两个居然能一起来找我。”老人说道。
来得两人便是墨长生和许江城,而白发老人则是松风书院院长——云松。
“来,坐。”云松院长指了指身旁的两张藤椅,示意墨长生与许江城坐下。
两人恭敬地行礼后,各自坐下。
“书院的事情做得怎么样了?”院长云松轻轻摩挲着手中的茶杯,目光投向面前两位。
“今年的科举准备下个月就开始了,我们学院已经做好动员了,此番科举我们书院定是还占据大头。”许江城汇报道。
云松院长听后,微微一笑,“很好,江城,每次科举我们都能占据七八成名额,多亏了你。”
“院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许江城连忙回答道,他的语气中带着谦逊与诚恳。
云松院长听后,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对许江城的满意与认可。
随后,云松院长转而看向一旁的墨长生,他的眼神中带着几分好奇与期待。“长生,你呢?”他轻声问道,“我感觉你最近修为似乎有所精进,气息更加沉稳,眼神也更加锐利。最近可有些奇遇或是特别的领悟?”
墨长生恭敬地向云松院长行了一礼,然后缓缓开口:“院长慧眼如炬,确实,我最近在修炼上有所突破。那困扰我多时的瓶颈,那卡了很久的桎梏,似乎终于有了一丝松动的迹象。”
“天地境,确实是很难突破的一个境界。”云松院长缓缓说道,“它不仅需要机遇,更需要自身的领悟与感悟。这是一个需要时间与耐心去磨砺的过程,外人很难给予实质性的帮助。长生,你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有所领悟,实属不易。”
“书院的事情,你暂时交给别人吧,不用过于操劳。”云松接着继续说道。墨长生近期在修炼上取得了显着的进步,正是需要趁热打铁、继续精进的关键时刻。因此,他希望墨长生能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修炼之中,而不是被书院繁琐的事务所牵绊。
墨长生恭敬地回答道:“是,院长。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修炼之事,急不得,只能随缘了。真正的突破往往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恰当的心境下才能水到渠成。”
云松院长听后,满意地点了点头。
“也好,你有这方面的领悟就好,我当时突破到天地境,也是经历了无数的挫折与磨难,整整花费了十年的时间。这其中的不容易,我深有体会。因此,我更加明白,修炼之路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你能够有这样的心态,我很高兴。”
墨长生微微颔首。
“书院最近有什么趣事吗?”云松转而说道。
许江城闻言,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惋惜与赞赏:“院长,最近确实有位年轻人很有意思,他的名字叫做刘波,是新入学不久的学生。此人在诗词方面有着极高的天赋,文字间流露出的才情令人叹为观止。我和长生见他对诗词有着如此深厚的理解,便决定考验他一番,让他去圣书阁问心。”
云松院长闻言,眉头微挑,显然对“问心”这一考验颇感兴趣。圣书阁问心,是书院内一项极为特殊的试炼,旨在考验学生的心性、智慧与对学问的执着。能够进入圣书阁问心者,皆是书院中出类拔萃之辈。
许江城继续说道:“我和长生原本都对他抱有极高的期望,认为他至少能够到达圣书阁的第五层。然而,出人意料的是,他在第一层就停下了脚步,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这里面最有用的就是这一句,问心无愧,方能致远。’说完,他便转身离去,没有丝毫留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