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远饶有兴致道:“还记得当年在东京,大相国寺附近的书市,我可看到了建阳书坊的书。那些书采用‘上图下文’的形式刻印《尚书》 、《周礼》 、《道德经》和《荀子》 。真是爱不释手,你们看,桌上的这几本,就是当年我买的。”此言一出,众人诧异万分。
张明远没写书,就先想如何把书印刷出来。随手一指,众人看去,果然在张明远的窗边,书桌上,放着几本书。种浩近前拿起,但见方才张明远所说的几本书,看上去印刷依然很好。只是过了许多年,翻阅次数一多,页脚有些褶皱,已被张明远用书皮包裹了起来。
子午也爱看书,随即笑道:“我还记得,东京大相国寺有一家叫做‘荣六郎’书铺,不知眼下还在不在。他们书铺有一本书,是《抱朴子内篇》 。”
余下回想起来,笑道:“大相国寺东门大街,卖书的小商小贩可是不得了,一个个能说会道,如若你问什么,他都一一作答,绝对是饱读诗书,娓娓道来。好似就没他们不知道的。”
普安乐道:“他们如若一问三不知,你会买他的书,就怪了。”
武连道:“可不是,卖书的如若一问三不知,买书的就感觉他的书一定不靠谱,也是求个心安理得罢了。”
扁头微微一笑:“俺当年也路过大相国寺,那边热闹非凡,俺以为是杂耍或者小吃,走过去一看,啼笑皆非,就看到那些书生低着头,捧着书,好似当饭吃一般。你们还别不信,俺可亲眼所见,有人读到起兴,居然笑出声来。可见这书的味道也不错!”众人乐此不彼,端起茶,喝了起来。
张明远不再想写书之事,只是看向门外,叹道:“如今女真人可有什么动向?吴玠守住了四川门户,想必女真人不会善罢甘休。”顿时摇摇头,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