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王凌在明末 > 第464章 铁翼凌空·帝国新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4章 铁翼凌空·帝国新翼

十二年!整整四千多个日夜的煎熬、汗水、挫折与微小的进步,终于凝聚成一台代号“天火-1”的离心式涡轮喷气发动机!当它第一次在试验台上稳定运转达到设计推力,发出持续而有力的轰鸣时,控制室内一片死寂,随即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和无法抑制的泪水!头发花白的老工程师跪倒在地,亲吻着冰冷的地面;年轻的助手们激动地拥抱在一起,又蹦又跳;吴云背过身去,肩膀剧烈地耸动,压抑了十二年的巨大压力与无上喜悦在这一刻彻底释放。这头“钢铁巨兽”的心脏,终于强劲而规律地跳动起来!

**“身”之塑造:从图纸到雄鹰**

有了强大的心脏,还需要一副能够承载它、并驾驭天空的“身躯”。机体设计同样充满挑战。

**气动布局:** 如何设计出阻力最小、升力最大、操控稳定的外形?早期螺旋桨飞机的经验部分可用,但喷气式更高的速度带来了全新的问题——激波阻力、跨音速气流特性。设计团队进行了无数次风洞试验(得益于永昌朝后期建立的大型低速风洞),优化机翼的翼型、后掠角度,设计流线型的机身。最终采用了当时较为成熟的后掠下单翼布局,以应对高速飞行。

**结构强度与轻量化:** 既要承受高速飞行带来的巨大气动载荷和发动机的震动,又要尽可能轻。传统的木材和帆布已无法满足要求。“炎龙-7”合金虽然耐热,但密度大,主要用于发动机周边和关键承力结构。机身主体则大量采用了帝国冶金工业的最新成果——铝镁合金(得益于傅启光推动的电解铝技术突破)。这种“会飞的金属”质轻而强韧,但其加工工艺(铆接)、抗疲劳性能、防腐蚀处理都是新课题。工程师们如同打造精密的钟表,小心翼翼地计算着每一根桁条、每一块蒙皮的受力。

**系统集成:** 燃油系统如何为“油老虎”般的喷气发动机稳定供油?液压系统如何驱动沉重的舵面?起落架如何承受巨大的着陆冲击?还有座舱环控、仪表显示、无线电通信……每一个子系统都需要精心设计和无缝集成。吴云展现了他卓越的工程管理能力,将庞大的团队分成若干专业组,并行开发,最后进行复杂的“总装”和地面联调。巨大的总装厂房内,灯火通明,工人们在工程师的指导下,如同蚂蚁筑巢,将数以万计的零件一点点组装成一只钢铁巨鸟的雏形。

**破茧成蝶:国航001号**

无数个日夜的奋斗,无数次失败的磨砺,凝聚成眼前这架银光闪闪、线条流畅、充满工业美感的巨鸟——大明帝国航空(国航)001号喷气式客机!它静静地伫立在京师南苑新扩建的皇家机场主跑道上,沐浴着秋日金色的阳光。流线型的机身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后掠的机翼如同蓄势待发的雄鹰之翼,机尾喷涂着鲜艳的大明龙旗,机身上“国航001”几个大字遒劲有力。最引人注目的,是机翼下方悬挂的两台“天火-1”喷气发动机,那冰冷的金属喷口,预示着即将喷薄而出的磅礴力量。

今天,是它历史性首航的日子。航线:京师至开封,再返回京师。

机场被装点得如同盛大的节日。崭新的航站楼前彩旗招展,巨大的红色地毯从贵宾通道一直铺到停机坪。警戒线外,是数万闻讯赶来,渴望一睹帝国神鹰风采的京师民众,人头攒动,翘首以盼。维持秩序的禁卫军士兵神情肃穆,盔甲鲜明。

上午九时,皇家仪仗队奏响了雄壮的《大明帝国进行曲》。光武帝王锦繁,身着笔挺的、融合了传统龙纹与现代军服风格的“御用航空礼服”,神采奕奕,在首辅王紫涵、次辅傅启光、五军都督府左都督卢师淮、海军元帅朱和伟、新任户部尚书金声、国航总裁(由东飞董事长吴云兼任)等一众文武重臣的簇拥下,缓步走向停机坪。

光武帝的目光,自踏入机场那一刻起,就牢牢地被那架银色的巨鸟所吸引。他的步伐沉稳,但内心却激荡着前所未有的波澜。作为一位征服了海洋、慑服了欧陆的雄主,他比任何人都更理解速度与力量的意义。眼前这架无需螺旋桨、仅凭喷涌气流便能翱翔的机器,代表着一种全新的、超越风帆与铁轨的维度!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帝国科技冠绝寰宇的象征,是通往“日行万里、朝发夕至”未来的钥匙!

他走到001号机前,停下脚步。在吴云的引导下,他伸出带着白手套的手,轻轻抚摸那冰冷而光滑的铝合金蒙皮。触感坚硬而流畅,仿佛在抚摸一头沉睡巨兽的鳞甲。他的目光扫过锐利的机头,流线型的机身,最终停留在那两台蕴含着狂暴力量的发动机上。他能想象到当它启动时,那足以撕裂空气的轰鸣和澎湃的推力。

“壮哉!此乃我大明格物之巅,工业之冠!”光武帝由衷地赞叹,声音洪亮,充满了帝王的豪情与对新事物的赞叹,“吴卿,尔与东飞诸工师,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