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明显是领头者的白人、日本和朝鲜学生站在人群最前方,挥舞着拳头,用生硬的大明官话或夹杂着母语的吼叫煽动着:
> “抗议!抗议不公正待遇!”
> “我们合法求学!凭什么取消补贴?”
> “这是歧视!这是破坏邦交!”
> “大明皇帝言而无信!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罪犯!”
> “我们要见校长!我们要见皇帝!”
人群被煽动得群情激愤,口号声浪一波高过一浪:
> “反对歧视!维护权益!”
> “恢复补贴!公平对待!”
> “大明背信弃义!滚出京师大学!”(这句是用一些番邦语言喊的,但意思清晰)
他们不仅堵塞了大门,更开始冲击由京师兵马司紧急调派来维持秩序的军士组成的警戒线。石块、烂菜叶、甚至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墨水瓶,雨点般砸向军士的盾牌和身体。军士们手持长棍,组成盾墙,勉力维持着防线,但面对人数众多、情绪失控的留学生,防线岌岌可危,已有数名军士被石块砸中额头,鲜血直流。
校门内,京师大学的校长和一众高层官员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试图喊话安抚,但声音瞬间被淹没在震耳欲聋的喧嚣中。一些胆大的大明学生和附近闻讯赶来的百姓,则远远地围观,脸上充满了愤怒和鄙夷。
就在这混乱达到顶点,几个身材高大的黑人留学生狂吼着,合力抱起一根用来装饰校门的粗大木桩,狠狠撞向军士盾墙,眼看防线就要被撕裂的千钧一发之际——
“住手!!!”
一声如同惊雷炸裂、蕴含着无上威严和凛冽杀气的怒吼,压过了所有的喧嚣!
只见于成龙的车驾不知何时已冲破外围人群,稳稳停在了冲突最前沿!车门猛地打开,一身绯红一品仙鹤补子官袍、头戴乌纱、面容刚毅如铁的于成龙,在数名身材魁梧、眼神锐利如鹰的锦衣卫缇骑护卫下,大步流星地走了出来。他手中并未持械,但那股久居高位、执掌风宪、刚正不阿的凛然气势,如同无形的山岳,瞬间镇住了全场!
混乱的场面为之一滞。所有人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极具压迫感的身影所震慑,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于成龙身上。
于成龙目光如电,冷冷扫过那些抬着木桩的黑人学生、挥舞拳头的白人、叫嚣的日本人,最后定格在那几个领头的煽动者脸上。他没有丝毫废话,劈手夺过身旁一名军士手中的铁皮喇叭(用于喊话扩音),对着那群闹事者,用冰冷得如同西伯利亚寒流的声音,一字一句,清晰地喝道:
> “本官,都察院左都御史,钦命查案大臣,于成龙!”
> “奉大明光武皇帝陛下圣旨!奉大明永昌太上皇帝圣谕!彻查外国留学生补贴弊案!”
> “尔等番邦学子,受我天朝厚恩,不思勤学上进,反聚众闹事,冲击官府,殴打官兵,咆哮学宫,目无法纪!此乃十恶不赦之大罪!”
他的声音通过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每一个角落,带着不容置疑的审判意味。那几个抬木桩的黑人学生,被他冰冷的目光一扫,如同被毒蛇盯上,下意识地松开了手,沉重的木桩“轰隆”一声砸在地上。
于成龙根本不给他们喘息的机会,厉声下令:
> “锦衣卫何在?!”
> “卑职在!”身后数名缇骑轰然应诺,手已按在腰间的绣春刀柄上,杀气腾腾。
> “将为首煽动、冲击官兵者,”于成龙的手精准地指向那几个刚才最活跃的领头者,包括那个撞门的黑人,“即刻拿下!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遵命!”锦衣卫缇骑如猛虎出闸,动作迅如闪电,直扑目标。那几个领头者吓得魂飞魄散,有的想跑,有的还想反抗。但锦衣卫的手段岂是寻常?只听得几声短促的惨叫和关节脱臼的脆响,那几个领头的白人、日本、朝鲜和黑人学生,如同小鸡般被瞬间制服,反剪双臂,死死按倒在地!一个试图拔刀反抗的日本浪人学生,手腕被缇骑一脚踢碎,刀还未出鞘便已脱手,发出凄厉的惨嚎。
这干净利落、狠辣无情的擒拿,瞬间将剩下的闹事者彻底吓懵了!他们看着平日里趾高气扬的“领袖”像死狗一样被按在地上,看着锦衣卫冰冷的目光和雪亮的刀锋,看着于成龙那张毫无表情、如同阎罗判官般的脸,方才的狂热和愤怒如同被冰水浇透,只剩下无边的恐惧。人群不由自主地向后退缩,拥挤踩踏,一片混乱。
于成龙举起王命旗牌,那明黄的旗帜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 “见此旗牌,如陛下亲临!”
> “尔等番邦学子,立刻放下手中凶器,原地跪倒!三息之内,仍有站立、喧哗、手持杂物者,以谋逆论处,立斩不赦!”
> “一!”
> “二!”
根本不用数到“三”!哗啦啦一片声响,刚才还气势汹汹的数百名番邦留学生,如同被割倒的麦子,瞬间跪倒了一大片!许多人吓得浑身筛糠,头死死磕在地上,连大气都不敢喘。几个反应稍慢、手里还抓着石块的学生,被旁边的同伴惊恐地一把拽倒,手里的东西也慌忙丢掉。整个校门前,除了军士、锦衣卫和于成龙一行人,再无一个站立的外国人!死寂一片,只有压抑的呼吸声和远处围观大明百姓解气的低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