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明远浑身发抖,额头抵在冰冷的地砖上:"下官...下官实在不知..."
"不知?"王锦天突然拍案而起,案几上的账册哗啦啦散落一地,"那这些账册上每月准时送到你府上的'冰炭敬',都是大风刮来的?"
随着审讯深入,一个触目惊心的利益分配体系浮出水面:
1. 学府分肥制
京师大学校长李敏哲的供词最为详尽:"每名留学生五百两补贴,要先抽一百两给校长...五十两给系主办...三十两给学监...剩下的才发给学生。"他颤抖着补充,"这还不算...每年三节两寿,户部、礼部的老爷们都要来'视察'..."
2. 名额拍卖制
原礼部侍郎钱有财交代得更加赤裸:"每个行省的名额...明码标价。朝鲜行省一个名额三千两...日本行省两千八百两...南洋诸邦便宜些...一千五百两..."他说到这里突然痛哭流涕,"下官该死...但这些银子...下官只拿三成...其余七成都要上交啊!"
3. 孝敬分成制
考牙专送的实际掌控者——崔明远的小舅子赵德全,在受了三遍刑后终于吐露实情:"每卖一个名额...利润的三成要孝敬礼部官员...两成打点户部...一成半给都察院的御史老爷们..."他瘫在地上像条死狗,"剩下三成半...还要分给各地管事..."
王锦天越听脸色越青。他突然拔出绣春刀,刀尖抵在赵德全咽喉:"说!十年间经你手卖了多少名额?"
"大...大约两万..."赵德全话未说完就昏死过去。
这个数字让在场的锦衣卫都倒吸一口凉气。按每个名额最低一千五百两计算,这就是三千万两白银的惊天大案!相当于大明整整三年的财政收入!
更可怕的是牵扯的官员数量。当王锦天将连夜整理的名单呈给光武帝时,年轻的皇帝盯着那密密麻麻的二百多个名字,突然冷笑起来:"好啊...六部九卿,竟有一半都伸了手!"
翌日清晨,南京城的百姓被一阵阵铜锣声惊醒。一队队锦衣卫押着戴重枷的官员游街示众,打头的正是昔日威风八面的崔明远。百姓们先是目瞪口呆,继而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