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珩心不在焉地回了信安慰了卫骁,同时给了他出了几个主意。不过他估计等卫骁收到信的时候,或许起义军已被除掉或者顺利招安了。
送出这封信,卫珩忍不住问信使:“没有别的信了?”
都十天过去了,按理他早该收到京中寄来汇报情况的信件的。
信使摇头:“卫大人,今日是没有了。”
“好了,我知道了,明日一收到信就赶紧给我送来。”卫珩惆怅地抿了抿唇。
信使应声退下。
这时,边关富贾路家小姐又来找他。卫珩是烦不胜烦,不过卫佘似乎很乐意别的姑娘缠着卫珩,大概他老人家就是不想卫珩真的娶了平乐公主。
卫佘警告他:“这次多亏了路家协助,捐出大半家产。不像有些人,有钱也不拿出来。”他狠狠地瞪着卫珩,“路家于朝廷有恩,打完仗回京后,皇上必然有赏,你要好好招待路小姐。”
有了卫佘的警告,卫珩也不好意思让路小姐难堪,但是他素来不是圆滑之人,只能尽量避开。
然而边关不比京中,这些小姐们丝毫不矜持的。如此开放的民风让卫珩很是不适。他就差警告这些姑娘们,自己即将是驸马爷了。他就不信,她们敢跟公主抢人。
骑着马躲在城墙边,好不容易才偷得半日闲。
望着碧蓝的天空和朵朵悬浮的白云,他心里想着长安。上一回,段翊在信里说公主又出宫两次,都是去见了紫穗姑娘。段翊还特别贴心地画出二人相间时的画面。
只可惜他画工太差,卫珩瞄了一眼就顺手撕了。
他也曾经给长安写过信,不过都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的。
然而没关系,只要知道她如今一切都好他便心满意足。
第二日,卫珩总算盼来了京中寄来的信。
信上写了,太子在狱中暴毙而亡,皇后初愈的身体再次病倒。末了,段翊还加上一句话,诸事顺利。
卫珩看完信,心想:“长安要是看到被调换后的圣旨,会不会又生气?”
算了,来日方长,以后慢慢哄吧。如今他被卫佘看着,去哪儿都不方便,要不然他肯定要偷偷回京看看。反正打仗这些事,卫佘也不让他碰,似乎是生怕他学会了后会统领这些将士杀回京城。
他真的想告诉卫佘:祖父,您也真是太瞧不起您孙子了。他哪有这么蠢的,家里人都在京中,他领兵杀回去?
&&&
长安当日回宫后,第一件事便是更衣洗漱,第二件事便是找了把剪刀尖断那根红绳子。
宫里这段时间看似平静,其实也发生了不少事情。
长安见翠儿可怜,整日闷闷不乐的,便让人把常公公从死牢里救出来,毕竟常公公是她的人,当时在正宁宫里指责灵妃也是她的授意,正因为他那些时间完全对不上的指责,才让皇上相信他也是受人胁迫逼不得已,也相信这绝对是谣传,不然何以前后都对不上,而且那陆子骞也算不上是个男人。
只因当晚又发生太子逼宫之事,长安故而不方便立即向父皇求情。她是在父皇来看望母妃的时候,顺口提了提。
灵妃在旁边搭腔道:“都是可怜人,皇上便免了那些人的死罪。臣妾别的不求,只要皇上信任臣妾,哪怕被人中伤也不碍事。”
在灵妃温言相劝下,皇上才总算点头。
如今灵妃肚子越来越大,行事多有不便,好在朱太医说她不必担心,可经常走动以便生产。十一月的天气,翊熙宫里早就烧伤了炭火,门帘也都换成厚毛毡制成的那种,以确保灵妃娘娘不会着凉。
等皇上走后,灵妃问长安:“长安,你告诉母妃,要保那小太监做甚?”
长安笑道:“还不都是怕翠儿伤心。常公公是翠儿的同乡,对翠儿很好。他不过是受人胁迫,本质倒不是坏人。将他赶出宫,留他一条命也算是一件善事。”
灵妃知道自己说不过长安,只是笑笑。
“近日,你宸娘娘可有找过你?”
长安摇头道:“许久没见了,六哥哥也不常见。宸娘娘不是忙着给父皇选妃,估计等此事了了才得空。”
灵妃听了,只是低头抚摸鼓起的肚子。
她知道,宸妃如今是卯着劲地想着如何撺掇皇上立六皇子为太子,毕竟牢里的那位据说病得越来越重,就算皇上不下令杀他,他在那地牢里也不一定能熬不过今年冬天。
灵妃不是特别想争的人,但是之前发生的一系列事情让她亦是到了,自己若是不争,最后苦的还是她和孩子。
如果她这一胎是公主倒还好,假如是皇子的话,恐怕她又将成为众矢之的。
而且,如今面对皇上,她再也没有从前那样单纯的感情了。
她没办法面对曾经怀疑过自己的皇上,哪怕皇上待她恩宠依旧,她的心也如死水般沉寂。面对皇上,她还能露出各种笑容,只不过没有一个是发自内心的。所以,面对皇上选妃,她也丝毫不会觉得痛心。一旦心冷了,就很难再捂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