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这个东西,我行走江湖很少用到,因为不太喜欢把很多贵重的东西都放在一个包包里让小偷夹起来那么方便,或者我喝多了丢一次就把东西全丢光——其实我想得是对的,这个钱包不久以后就丢了,顺带丢了所有的银行卡,得亏手机没丢,不然我当时就得抓瞎——之所以买钱包,是第二天就要过中秋了,我得给杨燕子她爹妈和她大哥那个儿子包红包——我的意思是直接转账得了,能花不就完了,杨燕子说不合适,还是送红包比较符合礼仪...嗯,老一辈的人的确是对账户上面那几个数字的变化不太敏感,真就不如沉甸甸的现金拿在手里感觉踏实。我问她给多少,她让我看着办,从商场出来以后我想了想他们在商场里那个贪得无厌的样子,觉得每人给三千差不多了,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真是...
她哥头婚那个儿子,这些年一直待在杨燕子爹妈那里,在村里上小学,亲妈已经跑得不知道去了哪里,你可以理解他为一个无父无母的孤儿,所以杨燕子特别心疼他,老是搂着这个小杂...杂...小杂毛,动不动给他脸上亲一口,让我吃醋...这小子算是比较聪明的,那年读四年级,有时候我们干活回来杨燕子会让我去辅导这个小孩的作业——你可真是会找人,老子小学的时候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神童学霸,让我搞一点小学作业应该问题不大——错啦,现在四年级的几何题乍一看还吓了我一跳,那时候信心满满进来辅导别人作业,好家伙,这题居然需要我动动脑子——这是一道几何分割题,你需要把一个不规则的形状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来解题,我想了一下,告诉了他思路让他自己做,然后我就多少有点汗流浃背了——好家伙,得亏小学的题我还有点基础,这要是干到初中那我肯定不会做了,所以现在的小孩和我们以前的真不一样,我怎么没记得我四年级的时候需要做这么复杂的东西呢...事实上,现在的小孩面对的是一个高度复杂的信息化社会,获取信息是很容易的,但是分别这些信息的真伪、剖析它对自己到底是有益还是有害这个能力必须得非常成熟以后才能得到——举个特别简单的例子,我二十来岁的时候在南通,成天跟着常虹看域外的网站,那时候我其实是一个反社会人格,对很多问题都不满,老觉得自己活得不如意是国家的错,得长得很大以后才能明辨是非——现在我需要知道一些东西也会去看,只不过看了以后自然会有自己的一个判断——杨燕子这个小犊子他算是完了,连个帮他分别基本对错的陪着他的爹都没有,我都不敢想他面对那些纷至沓来的信息会怎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