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打造最强边关 > 第656章 种植新种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侯爷,这醉仙桃...不,棉花,明年能多种些吗?";一个织妇代表鼓起勇气问,";咱们安阳要是能产这个,织坊的生意肯定能翻番!";

叶明欣然应允。他已经在规划明年的大规模种植——将棉花与粮食作物轮作,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形成新的产业链。

很快秋收时节,试验田的产量数据让所有人震惊:种植新作物的地块,不仅本身收获颇丰,相邻的传统作物田也未减产。赵通判的";抢地气";说法不攻自破。

";侯爷,老汉服了!";李三叔捧着丰收的西红柿,老泪纵横,";这些胡人花草...不,这些新作物真是宝贝啊!明年我家全种上!";

叶明扶起老人:";三叔,新作物要搭配传统作物才好。我设计了个';四区轮种法';,您给把把关?";

他在田间画出示意图:将田地分为四块,轮流种植粮食、蔬菜、棉花和养地绿肥。这样既能保证口粮安全,又能增加经济收入,还能保持地力。

老农们围着图纸讨论,不时提出修改意见。叶明认真倾听,将合理的建议纳入最终方案。这种尊重传统经验的态度,让原本保守的老农们也心悦诚服。

庆功宴上,叶明将";种植能手";的匾额颁给李三叔,又给参与试验的农户发放了奖励。最引人注目的是阿英,她因推广有功,获得了";安阳农技使";的称号,成为府衙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女吏员。

宴席散去,叶明独自来到试验田边。月光下,已经收获的田地安静休憩,只有零星几株晚熟的西红柿还在枝头摇曳。远处,新扩建的粮仓里堆满了丰收的果实;更远处,纺织作坊的灯火依然明亮,女工们正在加班赶制第一批棉布样品...

这一切,都源于几个月前那几袋不起眼的种子。叶明弯腰从田埂上拔起一根野草,在指间捻了捻。改变就像种植,需要耐心,需要技巧,但只要有合适的土壤,终会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