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有些魂不守舍。
而身旁,李斯已经问出了所有人都想问的问题:“大王,明年是准备灭韩吗?”
嬴政看向了王绾,后者起身:“李廷会,这一年多以来,三个学宫已经有七百余官员来进修过,加上六国来人中不断有人通过考核入仕,朝廷官员缺口已经得到了缓和,到明年年中,学宫那一批出来的几百官员已经可以上任新岗位了。”
上任新岗位=去韩国那两郡之地任职。
李斯皱了皱眉,其实秦国如今许多朝廷部门虽然看上去人多了,可相比于要做的事,还是有些紧巴巴的。
相比灭韩国,他更希望把那些多出来的官员先充实一下国内。
“不灭不行了。”嬴政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忽然说:“那清平队的事,你们都听说了吧?自从接受秦国援助后,他们已经在推动灭亡韩国了。”
“如今韩国南阳郡内的百姓,已经恨不得秦军打过去了;到明年,怕是新郑城都要变成这样了。”
“到了那时候,韩国不灭也得灭了。”
众人一阵沉默。
这倒是确实,当民心达到一个地步后,秦国若再没有什么行动,反而会伤了百姓的心。
但忽然间,众人又觉得有些荒唐。
自古以来,国家之事都是上层来决定的,可曾有百姓推着一个国家行灭国之事的?
“对韩国现有官员的审查,可以开始了。”
嬴政说:“依玄衣卫的情报来看,如今韩国之地的官员,按秦律来看不应受死罪的恐怕不到四成,能在日后留下为官的恐怕只有一成,让商队和驻韩使者想办法考察下这些人,看是否真的适合留下。”
这就是韩国现状——还有良心的官员只剩下十分之一。
或许,每一个朝廷末期,都是这样……
“大王,这是巴郡郡守递交的报告。”
灭韩之事定下后,李斯又拿出了一份报告:“巴郡由于地处偏远,加之和楚国接壤,一些民风……不利于朝廷。”
……
巴郡。
东南某县。
数百人围在一条大江边上,看着江边上的几个人。
几人中以一个年轻人为首,他穿着一身古怪的衣服,左手中拿着一个酷似头骨的东西,右手正在空中比划着什么。
其他五个人则分立他周围,皆盘腿坐在地上闭目指天。
远处的人群里。
乔装打扮的县令脸色有些阴沉的看着那几个人。
这几个家伙从楚国而来,打着是楚地某尊神灵的侍者的旗号,在周围宣扬神灵之威。
他们不骗财、也不干什么坏事,就只是希望人们相信他们所说的那个神灵。
而这个时代,底层百姓对神灵都有种畏惧感,在这个靠天吃饭的时代,任何事物发生的缘由都可能被他们联想到神仙鬼怪身上去——除非这个神影响到了实际生活……
也正因为如此,这些人并没有被秦国官府抓起来,因为他们什么坏事也没干。
但县令对这帮人却怎么看都不顺眼。
他自认博览群书、也算见识过天下许多神鬼之事,可他们说的那个什么神灵他压根都没听说过。
要么是个名气不大的小神,要么就是这帮人虚构出来的。
在周围众多看热闹的百姓注视下。
江边,那个穿着古怪服饰的人将左手的头骨往天上一扔。
当头骨掉落在地之后,他们身后的江水中,十几条鱼接连出现在水面上,扑腾了两下后,直接翻着肚皮漂浮在江面上。
人群中顿时发出一阵惊呼。
而更让他们震惊的是,那十几条并没有被水流冲走,而是就漂浮在那个地方,直到那五个围绕古怪男子坐着的人去把那些鱼抓了起来。
“这就是神的馈赠!”
古怪男子大喊一声,走向那些看热闹的百姓:“只要诚心信仰,无需费力打渔,神自会保证你们的吃食!”
百姓们大部分咧嘴笑着,只是看个热闹;少数几个人面露心动之色。
县令虽然不知道刚才那一幕怎么回事,但作为一个两年前还是小吏、后来成为第一批学宫进修官员的人来说,他才不相信有什么狗屁神灵。
真要有神仙,在秦国的大地上,也只有国师能担得起一声神仙。
除此之外,任何没有得到秦王册封、国师承认的东西,哪怕他真有什么不为人知的法术,也是邪神!
虽然百姓眼下没有被这人蛊惑,但这种聚众之事,总归是不好的。
上百个女人聚在一起,他不担心。
可上百个男人聚在一起,现场还有一个善于煽动情绪的人……
他很慌。
听着那个男子说着什么‘神爱世人’‘信神得永生’‘神会照顾子民’之类的话,县令的脸色愈发难看。
这时,一个人从后方快速越过人群走到他身边:“县令,玄衣卫来人了,说让我们把这几个人抓起来,县尉已经带着衙役弟兄们来了。”
县令起身往后一看,确实看到了县尉和上百衙役,顿时大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