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天气暖和了,家属院的人吃过晚饭,都喜欢带着孙子孙女出来散步,让孩子自己去玩,自己扎堆聊天。
孙春杏吃完饭,着急忙慌跑去上扫盲班,大院里的人见到她,一个个跟她打招呼。
她远远的跟人打招呼,又匆匆跑去门口。
一个大娘感叹道:“现在春杏可真忙。”
“可不是,她在部队帮忙,现在厂子那么多活儿要做,可不得忙着嘛。”
“我看她这段日子回来的时间越来越晚,还得天天跑去上扫盲班,真不知道她为啥把自己弄得这么忙。”
“她也是有本事,原本大字不识几个,愣是能进到部队去。
现在白天工作,晚上去上扫盲班,还要照顾孩子,还上了报纸,以前真瞧不出来她有这么大的能耐。”
“她家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过年她家三个丫头都穿了上新衣裳,那棉衣厚厚的,看着就暖和。”
“一个乡下女人没了丈夫,还能给自己找工作,养大三个女儿,也真是不容易。”
田彩霞听见大伙儿的讨论,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自己也是从乡下来的,生了三个儿子,怎么没见大伙儿夸她,反而还对她爱搭不理的。
在她的心里,能生儿子就是她的功勋,生女儿就是失败。
孙春杏连生了三个女儿,连个儿子都没有,是个彻彻底底的失败者。
可家属院的这些人,对自己这个成功者没有一句夸赞,却对孙春杏那个失败者却夸个不停,让她心里很不平衡。
她见过孙春杏几回,见了面打招呼,她就急匆匆走了,没给人个好脸色,搞得好像全天下就她最忙似的。
更过分的是有一回,她跟人打招呼,人沉着脸都不愿意给自己好脸色,转过脸碰上宋书宁,跟她有说有笑。
不就是瞧不上自己是个乡下人嘛。
呸,她自己还是乡下人呢,居然敢瞧不上自己。
“她现在工作再好又怎么样,赚得再多也不白搭。
“以后闺女是要嫁人的,她闺女嫁了人就是别人家的,她把几个孩子养大,连个养老送终的人都没有。”
大伙儿听了也觉得她这话有道理。
在这年头,大家还是有儿子养老的思想,觉得女儿用不着养老。
田彩霞看见大家都赞同她的话,心里得意了。
“要我说一个女人连儿子都没有,那就是失败。
等到闺女都出嫁了,她孤孤单单一个人,活着还有啥盼头。
嗐,有些人的命就是不好,跟儿子没缘分,强求不来呀。”
她们说得正起劲儿,一个婶子突然提醒道:“快别说了,米妞她们过来了。”
闻言,其他人都慢慢安静下来,可田彩霞却不打算就这么结束话题。
不屑地撇着嘴,这有啥不能说的,小丫头片子有啥好忌讳的。
看着她们身上漂亮的新衣服新裤子,她心里更是泛酸水。
过年的时候才有新棉衣,现在她们又穿上新衣服,她们家里是真的富呀。
自己家里的三个小子,都做不到一年换一身新衣服,她们这些丫头片子居然能有这么多的新衣服穿。
“不值钱的丫头片子还穿得这么好。”
她不满地嘀嘀咕咕,旁边的人也应和着她,“她们是做了几套衣服,家里真是有钱了。”
孙春杏原本是家属院里的困难户,靠着大家的资助勉强过日子,大家在她面前多少有些优越感。
现在她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有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难免会让有些人眼红。
知道她在陈红标手底下做事,有时候听说有工厂有招工,有人会让她帮忙跟陈红标说一声,通融通融。
可孙春杏都不愿意帮忙,攒下不少怨言。
现在听见田彩霞说孙春杏,那些曾经眼红她的,对她不满意的都纷纷开口,你一言我一语踩上她一脚,似乎这样她们心里就舒服了。
田彩霞看米妞姐妹跑过旁边,朝她们招招手,“米妞,你们过来,婶子有话跟你们说。”
三姐妹经常跟大壮他们玩到一块儿,大壮跟大娃几兄弟又是朋友,米妞知道田彩霞是大娃的母亲。
听到她让自己过去,也没有多想,拉着两个妹妹就跑了过去。
“婶子,你找我们有事吗?”她还要着急着去玩呢。
“怎么就你们几个,不见你娘?你娘她上哪儿去了?”
花妞的声音脆生生的,“娘去上扫盲班啦。”
“你娘怎么天天晚上去上扫盲班,都不管你们呀。
可真是心大,连女儿都不管,我可做不到这么狠心。”
米妞义正辞严的替孙春杏说话,“我娘才不是不管我们,她是要去念书。”
花妞:“对,我娘白天去工作,晚上才有时间去念书。”
田彩霞嗤笑一声,不怀好意地说道:“她说是去念书,谁知道她去做什么。
念书就有这么好,让她天天念叨着往外跑,说不准是有什么人勾着她,让她惦记着想要见面呢。”
田彩霞越说越觉得自己的话有道理,孙春杏还没到三十呢,人还年轻,她就不信她能守住一辈子不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