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下来的几天,刘禅依然让魏延率领大军攻打郿城,就连新投降收编的五万魏军,也交给了魏延指挥,加入了攻城的队伍。刘禅虽然不用降军做炮灰,但已经收编这么久了,也是时候一视同仁,参与一下攻城了,既然降了,他们也一样是大汉的军队。

光训练光做思想工作可不够,适时的加入战场也是必不可少的。他们都雍州本地人,刘禅已经拿下了不少雍州地盘,有的降军家乡已经属于大汉领土了,完全可以成为可用之兵。

至于她的虎贲军,则留在大营里作为战略预备队。

她的嫡系部队,动若九天之下,静如九地之下,战则勇猛无双,不战不动如林。虽然刘禅觉得郝昭肯定不会出城迎战,但她还是留下了预备队等待郝昭出城时出战,她历来做任何事都是有备无患。

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战果,但她从不相信区区郿城能够阻挡她的兵锋。

因为她不但用兵如神,威武盖世,还有一支令行禁止天下无双的悍勇之师,这支部队虽然只有五万人,但战斗力堪比二十万精兵,这支部队在她的领导下,一定可以横扫天下。

现在的时间已经到了十一月初,她五月出兵,如今已经出征半年了。

各地的奏折纷纷都传到了前线。这次没有人给她监国,刘备和孙尚香虽然是太上皇和皇太后,但刘禅出兵后,并没有让他们监国。

诸葛亮只有荆州牧的身份处理州事,关羽也只有益州牧的身份处理州事,真正的军国大事还是送到了前线,由刘禅自己处理。

刘禅现在最关心的是,她在离开蛮地时,交代了孟获这一年,在蛮地大力推广棉花的种植。也不知道这一年下来,孟获到底种了多少棉花,又收获了多少棉花和棉花种子。

她知道推广棉花的种植,是需要多年时间的,急也急不来,但她就是着急,改善百姓的衣食,让天下百姓从此再也不再受冻,在她看来,和攻取长安一样的重要,不,不仅仅是长安,和统一天下一样重要。

所以,从众多的奏章中,刘禅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先看孟获的奏章。

打开孟获的奏章一看,刘禅就乐了,这是孟获和祝融夫人的联名奏章,他俩上书给刘禅的称呼是最正常的‘大汉皇帝陛下’,总算不是那句抽象的玄女陛下娘娘了。

之所以联名上书,是因为祝融夫人是刘禅的结拜姐姐,而且刘禅称帝后,依然承认这段姐妹关系,敕封了祝融夫人为归义公主。封公主可没有封王那么谨慎,刘禅的结义姐妹封为公主非常正常,但结义兄弟是不可能封为王爵的。

孟获和祝融夫人很聪明,知道刘禅最关心的事情是什么,要知道,去年刘禅可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给棉花下拜的,君主只拜天地和社稷之神,可见在刘禅心中,棉花之重要,不亚于社稷。

他们在奏章中提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棉花的种植,除了去年刘禅见过的那个棉花地的主人,另外,他们还在蛮地四处拜访,探访了其他的种植棉花的人,收购了很多种子,今年一口气,在蛮地种植了千亩棉花,收入棉花四十万斤,现在已经让人送往成都了。

刘禅看到四十万斤这个数据,顿时喜出望外,千亩棉花收了四十万斤,亩产四百斤,合后世的一百公斤,虽然产量比后世的低产田还低,甚至只有后世低产田产量的一半,但刚开始就有这样的收获,刘禅已经很满意了。

虽然四十万斤棉花还大大不够,但明年就可以更大面积的种植了,等过几年,她的治下百姓,就可以都穿上棉衣,安然过冬了。

现在她要做的,就是控制消费,好好的存一笔钱,将来把第一批足够的百姓发给穷苦百姓,他们可没有钱来买,可是种植棉花的农民,总不能让他们白忙活吧,得给他们发钱,得从他们手里收购棉花,这样他们才有继续种植的积极性。等到天下百姓都穿上了棉衣,这个时候刘禅才会卖棉花,她保证天下人都有衣穿,但谁想年年换新棉衣,那就需要钱买了。

在天下人都穿上棉衣之前,一切的种植和推广,都需要刘禅出钱,以她现在积累的小钱钱,是大大不够的,钱到用时方恨少,有钱天下去得,无钱寸步难行啊!

谈起小钱钱,孟获和祝融夫人的奏章中,第二件事当然就是刘禅最喜欢的小钱钱啦。据孟获说,银坑山又发现了新的银矿,银坑山的白银产量又可以提升一成。

这夫妻俩可真够忠诚的,看起来对刘禅确实是死心塌地,银产量提升一成,要是他们自己拿了,刘禅也不会说什么,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的献出来了。

第三件事就有点离谱了。按照汉朝惯例,京城里大臣的妻子,每个月都要定时入宫伺候皇太后和皇后,高高在上的诰命夫人们,也要定时体验一把为婢女为丫鬟的滋味。其实这一政策不仅汉朝有,后世很多朝代都有,这些诰命夫人们,顶多也就是端茶倒水,给皇后梳梳头而已,也不是真的去为奴为婢做各种杂事和体力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