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一门高科技技术的预研、研发和完善的过程,一般来说都是极度漫长的。
但是,一旦研发成功,核心的技术得到了突破。
只要人类愿意,并且是真的对人类社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的。
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普及开来。
例如‘飞机’。
人类的飞天梦想足足梦了数千年,才最终汇集成了莱特兄弟那次举世瞩目的飞行。
然而,在人类的第一架飞机在天空中遨游之后仅仅十年多。
飞机就已经被大规模的应用在了人类的世界大战当中,并且装备的数量开始向着数万架飞奔。
紧接着,更是百花齐放。
喷气式、超音速、高机动、雷达、隐身……各种技术让人眼花缭乱。
几十年间的进步,是以往数千年人类想都不敢想的。
再比如‘AI’。
几十年前就有各种聊天机器人,网络爬虫,各种AI技术。
但那些都是根本不成气候,也没有太多实用价值的东西。
AI基本上可以跟‘傻子’画等号。
然而,就在这两年。
却好像是一夜之间。
各种匪夷所思的AI技术,就开始铺天盖地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同时也进入了普通人的生活。
如今。
虫洞技术也是如此。
在那次实验开始之前。
人类对于虫洞的探索和进展,都是极为缓慢的。
但是自从龙国西北戈壁滩上的那次实验成功之后。
这种技术,就开始大规模地应用开来。
从龙国到欧洲,从龙国到鹰酱国,甚至是从龙国到四座太空城市的虫洞口,被相继开启。
虽然维持虫洞的开启,需要耗费大量的电力和核能。
但是虫洞却可以极大的减少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
人员和各种物资,不需要远渡重洋再搭乘太空电梯,就可以通过虫洞被直接送入太空。
在人类利用太空电梯进入太空之后仅仅不到3年的时间。
太空电梯,也正在开始变成了落后于时代的技术。
龙国甚至开始规划……
让太空电梯在减速之后,开始一部分成为观光旅游项目。
只要花上几千块龙国币,就可以体验太空一日游。
不过。
一如当初龙国舰队在海外满世界忙着战斗,而龙国国内一片岁月静好,丝毫不受白雾影响一般。
只不过这一次的岁月静好,换成了全蓝星的人类。
蓝星上,一派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界。
而蓝星以外的太空造船厂内,却是一种极度繁忙,加班加点,几班倒,人休息机器不休息的状态。
【云汉号】太空战舰刚刚进入小行星带没多久。
而在‘南天门’空间站的太空港内。
数百艘大大小小的太空舰,正在紧锣密鼓地建造中。
上千个分段,正在进行合拢。
甚至有一些太空舰的舰体,已经建造完成。
只不过这一次建造的这些太空舰因为时间紧迫,就不会像是第一次建造【云汉号】那样不惜血本了。
没有9千米长,2千米直径那么庞大。
也就没有再安装【云汉号】上的那门能够一炮干掉一座岛的巨炮。
取而代之的。
这些太空舰上的主炮,仅仅只是【云汉号】上的那些副炮的级别。
8艘长度为600米,直径为150米的太空战舰,已经基本建造完成。
每一艘舰上搭载了一门【L8型等离子炮】和一门【小型氚中子束武器】,使用两台直径为50米的【W-7型冷核聚变发动机】作为动力系统。
这8艘战舰的正面装甲厚度,达到了100米,堪堪能够防御硅基文明那种看不见的等离子武器的攻击。
但侧面装甲的厚度,却仅仅只有7米左右。
对于太空战舰来说,算得上是非常单薄的装甲。
甚至,正面装甲使用了强度更高的暗金色合金,而侧面装甲却是使用了龙国制造的装甲钢。
而这8艘太空舰,已经是在建造的太空舰中体型很大的了!
在整个太空造船厂的港口内,还有数百艘长度仅仅只有一百多米的太空战舰。
这些战舰的配置,更是极其简陋。
舰首甲板的位置搭载了一门【小型氚中子束武器】。
这种总长度为45米左右,口径为一米多的粒子束武器,非常强大。
而在舰尾的位置,则也是安装了一台【W-7型冷核聚变发动机】。
这是一型拥有绝对强大的火力,和超绝机动性的太空舰船。
只不过,这样一艘战舰的装甲厚度,却非常的单薄。
除了舰首位置,使用暗金色合金堆积了大约25米左右厚度装甲之外。
其他位置的舰身的厚度,仅仅只有不到60公分!
25米左右厚度的装甲,事实上很难防御硅基文明武器的攻击。
事实上,这个装甲更多只是来将航道上的一些碎石和高速飞行的碎块撞开的作用。
至于仅仅60厘米左右厚度的侧面装甲,在动辄就是每秒数十甚至上百千米速度的太空中,和一层纸没什么太大的区别。
但是!
这些一百多米长,甚至还没有054A型护卫舰长的太空战舰,却是可以无人驾驶的!
哦对……
如果在蓝星传统的海军中。
这种一百多米长的家伙,应该被称之为护卫舰。
但在太空中。
它们可能只能算作是‘艇’!
这,是一种无人驾驶的炮艇!
龙国,正在用建造‘轮式突击炮’和‘导弹艇’的思路,紧急建造一大批太空舰艇。
小艇打大舰,曾经是建国之初,甚至是龙国在世纪之初无奈的选择。
但是这种战术,却谈不上过时。
在时间、资源都紧张的时候,小艇打大舰也是一种很不错的选择。
而在【云汉号】进入小行星带中的大约7天之后。
龙国航天集团紧急制造出来的3台虫洞开启设备,被送上了‘南天门’空间站。
驻站的航天员们,将3枚搭载了大威力氢弹的太空高速拦截导弹的氢弹头取下。
而将3台设备,装入了导弹的整流罩内。
这3枚导弹,被装入了部署在‘南天门’空间站上的大口径二级轻气炮内。
随后,3枚导弹先后被以极高的速度,向着深空发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