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李三水又想到了一个问题,在防空导弹发明之前,用高射炮或者高射机枪对高空高速飞行的战斗机进行防御射击,命中率是极低的。
这就可能导致,就算零战不小心钻进防空火力陷阱,也能够快速的逃脱出来。
这么一来,要想一击即中,就需要降低零战的速度或者是降低它的飞行高度。
李大少这时不由的想起了前世的一个颇富争议性的案例。
在前世六十年代初的时候,美国人的U2侦察机仗着自己飞的足够高,横行无忌的满世界乱飞,把毛熊家里的核基地都看的清清楚楚的。
后来有一名叫做鲍尔斯的美国飞行员,在驾驶U2侦察机再次对毛熊执行侦查任务的时候,却被毛熊的防空导弹击落了,也导致美国人在U2上应用的很多先进技术被曝光。
李三水记得前世在受训的时候,教官就说过,对于毛熊是使用哪种技术手段击落U2的,是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的。
有人说毛熊是运用电子战手段,通过释放假的雷达波,误导美国飞行员对自己的飞行高度产生了误判,从而被击落。
还有人说,是毛熊的特工想办法对美国人的U2飞机的气压式高度计做了手脚,导致显示的飞行高度数据是错误的,从而给了毛熊防空导弹部队机会。
李三水本人前世的时候就比较倾向于第二种说法,因为U2采用的飞行高度测量装置是利用大气压力变化来工作的,与雷达回波没什么关系。
刚刚曾婉莹的那句话给了他启发,也让他想到了这件事情,那么,这次针对零式战斗机能不能也用这个法子呢?或许可以尝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