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彦敛眸,原来如此。
祝大人好手段,一封信,就把刑部拉下水,不全是京兆府失职的问题了。
看来他还有的学。
刑部尚书定定看了祝冠峰一会儿,才接过信。
打开信封,一目三行的看完,尚书大人挑了挑眉,手指微动,把信纸给旁边踮着脚尖企图偷看的小姑娘。
方南枝一愣,没犹豫就接了。
等她看完,小脸满是严肃。
这不是一封威胁信,是和谈信。虽是送到方南枝手里,但是给方铜和方银看的。
认为他们姓方,京城居大不易,他们的官位也不容易,何必卷入陈氏旧案的手里。
还有提到秦彦,寒门学子进国子监不易,何况他天资过人,往后有远大前程,过早夭折太可惜。
写信的人没明说,但意思很明显,要动摇方家兄弟,只要他们改了态度,方南枝一个小姑娘,或许连府门都出不了,什么都改不了。
说实话,用常理来看,家族的发展、当家人的官职、男丁的前程,肯定比一个小姑娘的心思重要,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功名利禄,谁愿意舍下?
可惜方家兄弟是真心疼方南枝,在他们心里,当官是重要,但重不过家人。
这封指条明路的信,只能是浪费了。
秦彦站在妹妹身后,也看完了信,心中半点不为所动。
倒是刑部尚书挑了挑眉:“方姑娘,可要将陈氏部曲,送刑部来?”
“大人,影四不是犯人,且他在将军府,也能为大人分担压力。”方南枝眨眨眼。
刑部尚书惊讶的看她一眼,这小姑娘,不简单啊。
确实,人送来刑部,他这刑部真要乱了。
没再继续这个话题,刑部尚书先离开了,他要进宫一趟,去见陛下。
等他一走,祝冠峰顺手就从小姑娘那儿把信拿回来,重新收好,面上一本正经。
“此是证物,自然要交到京兆府去。”
秦彦和方南枝沉默看着他。
祝大人真圆滑啊。
进了刑部,方南枝他们要做的事很简单,先去见了下陈九老爷。
这次在祝冠峰引导下,她特意问了陈子君许多旧事。
从陈子君的饮食、喜好,到他的好友知己。
陈九老爷不是时时刻刻在陈子君身边的,有些只记得大面,有些模糊不清。
但还有万胜啊。
祝冠峰说的不错,万胜在牢里过的挺好的,牢房里,床榻是梨花木的,上面铺着绸缎被褥,床上还有个纱帐,还有个画着山水的屏风,一张桃红色书桌,甚至还有书架……
真的,方南枝都觉得万叔叔来大牢休假了。
也不知道他怎么办到的,托了他的福,陈九老爷他们的牢房都添置不少物件。
人也看着很精神,青色的长袍穿在他身上,有一种谪仙落入凡尘的感觉。
万胜曾爱慕陈子曦,还是陈子君的好友,他知道的更多。
“姚心,才是子君的知己好友。”
陈九老爷提到,曾在陈府见过几次姚心,只是后来新皇登基后,才来的少了。
万胜却知道的更多。
“姚心和子君是国子监的同窗,两人有十多年的情谊。”
“陛下登基后不久,姚心曾公开与子君割袍断义,但不过是一场戏,私下里,两人的往来并没有减少。”
姚心也算万胜的好友,只是情谊浅。
也就是说,三人都是好友,但姚心和陈子君才是更趣味相投那个。
万胜不过是后来的,远没有他们之间的信任。
“为什么要做戏,断了交情?”方南枝好奇。
“姚心也是被逼的,他出身颍川姚氏的旁支,虽明面上世家子,但他们那支和主支联系不多,他幼年过的艰苦,并没有世家子的习气。”
“姚心和子君趣味相投,同样的志向远大,姚心一直想专心民政,为天下穷苦百姓谋划,一出仕,他就外放去当县令。”
“积累了三年经验,剿匪、督促农耕,立功不少,陛下欣赏他,但顾忌他和子君的关系,无法放心重用。”
“是子君,出了主意,让他演了一场割袍断义的戏码,不阻拦姚心的前程。”
方南枝听的津津有味:“那位姚大人,现在何处?”
有机会,她想要去拜访一样,听着是个很厉害的人物。
万胜叹息一声,没说话。
倒是秦彦蹙眉想了半天:“陈相死,姚公瞎?”
他在国子监,隐约听到过这样的议论。
“正是,子君出事不久,姚心在任上出意外,坠落山崖,侥幸活命,但眼睛被树枝戳破。”万胜很惋惜。
原本,不少大人、甚至皇帝都觉得姚心大有可为的。
可他瞎了,再也不能为官,实在让人惋惜。
“姚心瞎了后,就离开京城,去各处游历,我也再没见过他。”万胜怅惘。
当年的故人,一个个离开,倒是他个清闲人,还好端端的。
万胜心中泛起苦涩。
方南枝觉得,她舅舅和这位姚大人都运气不好,一对好友,一死一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