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燕山奇谭录 > 第8章 战和之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亨听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李爱卿考虑周全,朕就放心了。此事就交由爱卿负责,务必安排妥当。”

李泌躬身说道:“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全力。”

此后,李泌立刻着手安排加强边关防御的各项事宜。他挑选了几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精兵前往边关支援,同时调配大量的粮草和兵器运往边关。此外,他还精心挑选了一批精明能干的斥候,深入吐蕃境内,密切监视吐蕃军队的一举一动。

在派遣使者前往吐蕃求和的问题上,李泌也格外谨慎。他挑选了一位能言善辩、心思缜密的官员作为使者,并详细地向他交代了任务。

“此次出使吐蕃,你要摸清他们的真实意图,观察他们的兵力部署,还要注意他们对我大唐的态度。但切不可让他们察觉到我们的真实目的。”李泌严肃地说道。

使者点头道:“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

与此同时,李泌还派人加紧联络周边部落。他许以丰厚的利益,说服这些部落对吐蕃后方进行骚扰。

在李泌的精心安排下,大唐在应对吐蕃的问题上,逐渐占据了主动。边关的防御日益稳固,对吐蕃的情报收集也越来越详细。而李亨则在宫中,密切关注着局势的发展,等待着出击的最佳时机。

随着时间的推移,边关传来的情报越来越多。斥候们详细地汇报了吐蕃军队的调动情况、粮草储备以及内部的一些动态。李泌仔细分析着这些情报,试图从中找出吐蕃的破绽。

一日,李泌拿着一份情报,匆匆进宫面见李亨。

“陛下,有重要情报。”李泌进入御书房,行礼后说道。

李亨连忙问道:“爱卿快说,可是吐蕃有何新动向?”

李泌点头说道:“陛下,据斥候回报,吐蕃此次调集大量军队,粮草供应本就紧张。近日,周边部落按照我们的安排,不断在其后方骚扰,导致他们的粮草运输屡屡受阻。如今,吐蕃军队内部已出现了一些怨言,军心开始有些不稳。”

李亨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如此说来,这是我们出击的好时机?”

李泌思索片刻,说道:“陛下,此时虽吐蕃内部出现问题,但他们的兵力仍不可小觑。我们还需再等一等,等他们的问题进一步恶化,同时确保我们的准备更加充分。”

李亨微微点头,说道:“爱卿所言极是。只是这等待的过程,朕实在心急。”

李泌安慰道:“陛下,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此次出击,关乎大唐国运,我们必须慎之又慎。只要我们把握好时机,定能大获全胜。”

然而,朝堂上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李泌的策略。李林甫在自己的府邸中,与几位亲信抱怨道:“李泌这小子,一味地拖延,不知要等到何时。我看他就是胆小怕事,不敢与吐蕃正面交锋。”

一位亲信附和道:“是啊,大人。如今吐蕃内部已有破绽,此时不出击,实在可惜。”

李林甫皱着眉头,说道:“哼,我看他就是想保住自己的名声,不想承担战败的责任。不行,我得想个办法,让陛下改变主意,尽快出击。”

于是,李林甫暗中联络了一些支持出战的大臣,准备在朝堂上再次向李亨施压。

几日后,朝会上,李林甫率先站出来,说道:“陛下,如今吐蕃内部军心不稳,正是我们出击的绝佳时机。若再拖延下去,吐蕃必定会调整过来,到时候我们就错失良机了。”

其他几位支持出战的大臣也纷纷响应:“陛下,李大人所言极是,机不可失啊!”

李亨看着群臣,心中有些动摇。他将目光投向李泌,问道:“李爱卿,你对此有何看法?”

李泌上前一步,说道:“陛下,吐蕃虽军心不稳,但他们的军事力量依然强大。我们虽已做好了一定的准备,但还未达到最佳状态。此时出击,虽有胜算,但风险也不小。臣以为,再等几日,待我们准备得更加充分,同时吐蕃的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那时出击,我们便能稳操胜券。”

张九龄也站出来说道:“陛下,李大人所言有理。战争之事,不可急于一时。我们应确保万无一失,再做行动。”

李亨沉思良久,最终说道:“朕意已决。还是听从李爱卿的建议,再等几日。诸位爱卿,都要以大局为重,不可因一时之利而误了大事。”

李林甫心中虽不满,但也只能无奈退下。而李亨和李泌则继续密切关注着吐蕃的动向,等待着那个能让大唐一举击败吐蕃的最佳时机。

在等待的日子里,李泌并没有闲着。他进一步加强了边关的防御,组织士兵进行高强度的训练,提升他们的战斗技能。同时,他还安排工匠打造了一批新型的兵器,准备在战场上给吐蕃一个惊喜。

而在吐蕃营地,情况愈发糟糕。由于粮草供应不足,士兵们的怨言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小规模的哗变。吐蕃赞普对此焦头烂额,却又无计可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