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准奏,用印、用印吧…”
内侍官在士兵刀锋的逼视下,颤抖着捧来了国玺。
当那方沉重的玉玺重重地盖在诏书之上时,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也为朝鲜王朝的命运盖下了一个屈辱而无奈的烙印。
吴达济眼中闪过一丝狂喜,立刻收起诏书,厉声下令:
“传诏!即刻以八百里加急送往济州岛,恭迎晋国公!朴仁熙将军,速持诏书与殿下口谕,接管汉城四门及武库!李时白大人,即刻控制议政府、备边司,缉拿金党残余!封锁消息,严防清虏细作!”
景福宫瞬间从沉睡中被惊醒,灯火通明,人影幢幢,充斥着紧张和肃杀的气氛。
亲明派的力量如同开闸的洪水,开始迅速接管这座王京的每一个角落。
然而,亲明派掌控汉城的喜悦,甚至未能持续到黎明破晓。
就在诏书刚刚送出,吴达济等人正忙于分头行动,试图在混乱中稳固这脆弱的胜利果实之时,一个更加致命、更加迅疾的危机,已然兵临城下!
那位随同清使额尔图一同抵达汉城的梅勒章京,并非孤身一人。按照清廷对藩属的“惯例”和此次“宣示威严”的目的,额尔图此行还带了一支由两百名精锐正黄旗巴牙喇组成的武装卫队!
这支卫队并未入驻汉城城内,而是驻扎在汉城北郊的慕华馆附属营地,由额尔图的一名得力副手,甲喇章京海兰察哈统领。
当慕华馆方向火光冲天、杀声骤起时,营地中的海兰察哈立刻被惊动。
他登上哨塔,眺望汉城方向,只见火光映红夜空,绝非寻常失火!
他心中警铃大作,立刻命令全体巴牙喇披甲持械,集结待命。很快,几名从混乱中侥幸逃出的、隶属于金自点派去“保护”清使的朝鲜士兵,连滚带爬地逃到营地,带来了令海兰察哈目眦欲裂的消息。
慕华馆遭叛军突袭!额尔图大人……可能已遇害!叛军打着“诛国贼、迎明军”的旗号!
“什么?!额尔图大人?!”
海兰察哈双眼瞬间赤红!额尔图不仅是他的上司,更是正黄旗的悍将,深得多尔衮信任!
他若死在朝鲜,自己作为护卫统领,百死莫赎!滔天的怒火和凶戾的杀意瞬间淹没了海兰察哈!
“狗奴才!竟敢弑杀天使!”
海兰察哈如同一头暴怒的雄狮,咆哮声响彻营地。
“全体听令!目标汉城王宫!杀光叛贼!为额尔图大人报仇!让这些高丽棒子知道,背叛大清的代价!”
两百名早已按捺不住杀气的正黄旗巴牙喇,如同出笼的猛虎,发出震天的怒吼!
他们翻身上马,动作迅捷如风,在海兰察哈的带领下,如同一股钢铁洪流,朝着汉城北门,彰义门的方向狂飙突进!
而此刻的汉城,虽然已被吴达济等人“控制”,但新秩序尚未建立,人心惶惶,守军更是混乱不堪。
朴仁熙刚刚拿着诏书赶到北门,守门的将领还在半信半疑地查验诏书,试图理解这惊天剧变。
就在这时!
“轰隆隆——!”
如闷雷般密集而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死神的鼓点,狠狠敲击在城门守军的心上!
紧接着,城门外响起了如同炸雷般的怒吼,用的是生硬却充满杀气的汉话:
“城上的人听着!我乃大清国甲喇章京海兰察哈!速开城门!交出杀害额尔图大人的逆贼!否则破城之日,鸡犬不留!”
守城士兵借着火把的光芒,看清了城下那支杀气冲天、装备精良、如同地狱魔军般的清军铁骑!那冰冷的铁甲,那闪着寒光的兵刃,那狰狞的面容,无不散发着令人窒息的毁灭气息!
尤其是为首那名如同铁塔般的巨汉,手持一柄巨大的狼牙棒,眼神凶戾得如同择人而噬的猛兽!
“清……清兵!!”
“是海兰察哈!那个杀神!”
“他们怎么来得这么快?!”
恐慌如同瘟疫般瞬间在城头蔓延!
守将吓得魂飞魄散,手中的诏书都掉在了地上!朴仁熙也是脸色剧变,他万万没想到清军的反应如此迅疾!他厉声高呼:“不许开城!放箭!快放箭!”
然而,他的命令被更大的恐惧淹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