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体育 > 童养媳的春天 > 第91章 庄侍郎和庄礼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四年后。

万治五十一年,冬,大寒。

恍若一夜之间,京城被大雪覆盖,一片白皑皑的景色。各家各户忙着门前扫雪,寂静之下又多添了几分忙碌。天明吏部司中,两位身着淡红色官服的官员促膝而坐,书案上是展开的新折子,旁边还堆着整整一大摞。

左边那位官员,是下三卿天明吏部二品官员杨鸿,他本人混迹官场多年,由科举出,奉皇上命,在天明当职二十来年,如今已是临近耳顺

。许是劳累的缘故,他略显消瘦,皮肤褶皱明显,胡子花白,说起话来时常也是长辈做派。

右边的那位,是同卿隶下新县官蒋陶,临近不惑,一朝中举,正值卿部挑选人才之际,奉命前往县下为官。

今日,正是他来各部报道之时。大雪封路,车行不变,杨鸿便多留对方小坐半饷。

“大人日夜繁忙,下官叨扰了。”

“无妨。”

杨鸿关上展开的折子,手边陶壶的水正烧开。他从旁挑了两个茶杯,拿起湿布,泡起茶来。“蒋大人是瑞丰县人吧?”

“是,下官自幼在瑞丰长大,此番也是得原县官举荐,这才有幸到瑞丰为官。”

杨鸿冲泡好茶,端起茶杯放到蒋涛面前。

“多谢大人。”

“你既生在瑞丰,可曾听闻过庄侍郎庄大人?”

“这……下官孤陋寡闻,倒只听闻过宝熏庄礼司。”

“呵。”杨鸿端起茶杯,不慌不忙的抿了一口,这才解惑道。“你这话,在京里头说,那可是要得罪人的。”

蒋陶脸色一变,连忙起身跪下。“请大人恕罪。”

“我倒没什么好治你罪。只是我们这庄侍郎,脾气大得很,最是讨厌他人把庄礼司和自己相比,更加讨厌的是,听他人说自己不如对方。”

“求大人解惑。”

杨鸿跪坐在原地,却冲蒋陶抬手,示意对方起身。“坐下吧。今日你即在我这停留,也算是缘分,我便与你说道说道,免得你鲁莽无知冲撞了贵人。”

“谢大人。”蒋陶起身跪坐。

“要说这庄侍郎,和那庄礼司,二人身份也算是天差地别。庄礼司是秦国公族人,虽是远亲,但出身高贵,文识又好。从乡试,到举人,再到翰林,一路畅通无阻,皆是榜首。殿前大试,得皇上赏识,特封状元。”

“此事下官有所耳闻,天下学子都道此人是万德之师第二。都传其七岁作诗,十九岁封官二品,学识渊博,人人艳羡。”

杨鸿笑着摇了摇头。“此事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莫不成还有何隐情?”

“那便要说说这庄侍郎。庄礼司年幼时在瑞丰求学,当时所读书院,乃是前二品官员严仲才开设。庄礼司在那,一读便是九年。恰好,这庄侍郎也是此处学生,二人还是同窗。”

“这天底下还有这么巧的巧合?想来这庄侍郎,学识也非同一般才是。”

“这你就错了。”

“不是?”

“不全是。”

蒋陶帮杨鸿添了点茶水,杨鸿喝了一口,润了下嗓子。“老夫也是听闻,这庄侍郎求学期间甚是懈怠,随后便是乡试落榜,也正是此次,庄礼司考中乡试高封榜首

。其后第二次乡试科举,这庄侍郎才顿然醒悟,发奋读书,堪堪学着也考了个榜首。”

“即能得乡试榜首,也理应是位有学之士,大人为何说不全是?”

“那你得听后头。乡试榜首之后,庄侍郎便入京官学,第二年,考取了举人,名字却在红榜后头,倒数之位。”

蒋涛摇了摇头。“如此说来,下官倒是猜测得出一二,那年,好像恰逢恩科。”

“便就是恩科!”杨鸿说着,仿佛来了兴致,声音也抬高不少。“这庄礼司,被皇上亲封状元,一举名扬。”

“这庄侍郎,可是不服气了?”

“何止不服气。当场谢绝了下派,敲着我们天明的大门,求得东大人让他留宿京中,第二年,便考入翰林。”

“可是翰林五百氏?下官早就听闻,翰林五百氏何等了得。这得赢过天下多少学子。”

“你莫急,有趣的还在后头。”

“还在后头!”蒋陶这下也来了兴致,喝光了自己身前的清茶。“大人请讲。”

杨鸿摇了摇头,嘴上却是带笑,似乎蒋涛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内一般。“这入翰林是一道坎,可翰林五百氏,庄侍郎学识,顶多排个三百开后。还没等他站稳,就传出,宝熏向皇上亲荐,将那庄礼司封官二品,也就是现今的情况。”

“这倒真是一桩糊涂事。”

“可不是。也正是如此,那庄侍郎便又在翰林待了一年,学着那庄礼司,成为翰林之首。你也莫瞧他如此,这京城中,少不了他的风言风语,一时间也是门庭若市,热闹得很。多少学子登门拜访,就想瞧瞧,这跟着庄礼司后头不放的,是个什么人物。”

“若是下官身处京城,大抵也是要求见上一面的。庄礼司是何等人,自然相比不过。可这庄侍郎不同,两年乡试榜首,一年入翰林,一年翰林之首,其中辛苦,非常人能受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