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其他 > 中国各地姓氏变迁及文化遗产 > 第432章 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垣古城遗址(战国至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32章 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垣古城遗址(战国至汉)

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垣古城遗址——华北平原的千年城邑密码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高营镇的沃野之上,一座沉寂两千余年的古城遗址正揭开神秘面纱。东垣古城遗址作为战国至汉代的重要城邑,以3平方公里的恢弘规模、完整的城市格局与高等级建筑遗存,成为研究太行山东麓地区早期城市文明演进的关键样本。其遗址本体与出土文物构成的时空坐标系,不仅重构了石家庄地区的文明发展脉络,更以“两汉郡国中心城市”的实证,填补了华北平原战国秦汉时期城市考古的空白。

一、时空坐标:太行山东麓的千年城邑

东垣古城遗址位于石家庄市区东北部,北临滹沱河,南接华北平原,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城墙基宽20米,总面积达3平方公里。其城垣依地势呈不规则长方形,北城墙因地形两度转折,形成独特的“自然与人工结合”的防御体系。遗址核心区暴露出密集的夯土基址、灰坑与水井,地表散落大量陶片、砖瓦残件,部分断崖可见1-2米厚的文化层堆积,内含丰富的陶质生活用品与建筑构件残片。

? 历史沿革:遗址始建于战国时期,为中山国“四邑”之一,扼守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交通要冲。秦灭赵后设恒山郡,东垣成为郡治;汉初属常山郡,汉武帝时封刘平为真定王,以东垣为首邑,领真定、绵蔓等四县;魏晋时期仍为区域中心,北魏道武帝将常山郡治所迁至安乐垒(今正定)后,东垣逐渐废弃。

? 文化层叠压:遗址文化层可分为四期,战国层出土燕赵刀币、陶豆、铜镞等;西汉层发现半两钱范、灰陶井圈;东汉层揭露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与“真定长乐”铭文瓦当;魏晋层出土青瓷器与砖砌排水管网。各期遗存层层叠压,完整呈现了从战国至魏晋的城市兴衰史。

二、城市形态:两汉郡国中心的规划智慧

2023年考古勘探表明,东垣古城遗址以“三纵三横”路网为骨架,将城区划分为官署区、手工业区、居住区与仓储区,形成功能完备的早期城市规划体系。

? 高等级建筑群:城内中北部揭露的夯土基址群,以“回”字形平面布局为核心特征,总面积超5万平方米。其中A区夯土基址东西长238米、南北宽143米,基址外环绕夯土围墙,南墙残长333米、东墙残长345米,墙体宽6米,建筑形制与汉长安城未央宫中央官署遗址高度相似。基址内出土大量筒瓦、板瓦与云纹瓦当,部分瓦当刻有“真定长乐”铭文,实证其两汉时期真定国宫殿属性。

? 基础设施网络:遗址内发现纵横交错的古河道、水渠与水门,其中西南部古河道宽20米、残长648米,与早期滹沱河支流相连,构成城市水运与灌溉系统。排水管网由多条陶制管道纵横交错而成,总长逾百米,关键节点设沉淀池,其复杂程度与科学性远超同期普通城邑。

? 手工业遗存:城内东南部与西北部发现窑址、冶铁作坊与铸币遗址,出土陶范、铁犁铧、铜钱范等遗物。其中西汉半两钱范的发现,证实东垣曾为区域性铸币中心,与《汉书·食货志》“真定、绵蔓产铜铁”的记载相互印证。

三、文明密码:从城邑到都市的跨越

东垣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直接改写了石家庄地区的文明叙事,其城市规划、建筑技术与经济形态均达到同时代领先水平。

? 建筑技术革命:宫殿基址采用“版筑夯土”工艺,夯层厚0.1-0.15米,土质致密,掺杂碎陶片以增强结构稳定性。屋顶瓦当以泥质灰陶为主,表面施绳纹或弦纹,部分瓦当模印卷云纹、乳钉纹,工艺水平与汉长安城遗址相当。排水管网采用子母口套接技术,管道截面呈圆形或马蹄形,内壁光滑,接缝处涂抹青膏泥防渗,体现了高超的水利工程智慧。

? 经济形态实证:遗址出土的燕赵刀币、西汉半两钱范与铁制农具,证明东垣为区域性商贸与农业中心。窖藏陶瓮中发现的粟、黍、小麦碳化颗粒,与遗址周边发现的石磨盘、石臼等粮食加工工具,共同构成完整的农业生产链条。此外,遗址中发现的骨簪、铜镜与陶埙等遗物,表明当时居民已具备较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追求。

? 文化交融见证:遗址出土的陶器兼具中原与北方草原文化特征,如陶鬲的袋足、陶罐的折肩分别对应中原文化与戎狄文化,而云纹瓦当、博山炉等器物则体现与关中地区的文化联系。这种多元文化交融现象,与东垣“控燕赵、通三辅”的地理区位高度契合。

四、保护与活化:从遗址到公园的文明传承

作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垣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实践为城市遗址活化提供了范例。

? 科学保护体系:遗址区设立三级保护区,核心区覆盖14万平方米,采用“回填保护+展示棚”模式,对夯土基址、排水管网等遗迹进行原址保护。建设环境监测站,实时监控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等指标,确保文物安全。2023年启动的遗址博物馆建设,将通过数字化复原技术,再现两汉时期真定国宫殿的壮丽景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