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卓然一通细致入微的解释,比较熟悉他水平的陈炳辉,陈紫妍父女俩,还有冯云涛副主任,都没有觉得什么意外。以他们所了解的沈卓然,是应该能清楚破格救心汤药方中,大剂量使用附子的关键之处。
周启明副主任是第一次和沈卓然接触,并不了解他的实际水平有多高,而且陈炳辉提的这个问题,对于一个还没毕业的中医学院的学生来说,确实是难了一些,即使回答不上来,也在情理之中。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沈卓然回答的全面而细致,就像一个从医多年的老中医一样,对药物的药性和作用,以及药方的配伍,都理解的非常深刻,简直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周启明以为沈卓然是自从实习跟随冯云涛副主任的身边,获得了冯云涛的言传身教,就笑着对冯云涛开玩笑似的说道:“老冯,你行啊!小沈跟在你身边,这才几个月,你可教了他不少东西,简直有些让我意外呀!”
冯云涛嘿嘿笑了两声:“老周,这你就错了,小沈的本领可不是我教的。虽然小沈跟在我身边,随我坐诊也有三四个月了,但据我的观察了解,小沈的中医水平可不在我之下。”
“啥?小沈的中医水平不在你之下?”
一个中医大学还没毕业的实习生,中医水平竟然不在省级中医药行医几十年的中医副主任之下?
虽然冯云涛说话并没有那么一本正经的说,但既然从他嘴里说出来的,看他说话的认真的样子,以及说话的语气,也不仅仅是玩笑话,这就让周启明有些摸不着头脑了,一个还没毕业的中医学院的大学生,中医水平就这么厉害?这怎么可能?
冯云涛看周启明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他说的话半信半疑,也没有继续难为他,而是直言相告:“老周,不要总是用老眼光看问题,固化自己的思维,那样是容易看走眼的。”
“小沈虽然中医大学还没毕业,但他家可是祖传中医,家学渊源,他爸现在还开着中医诊所呢!”
“所以不能以常理来看,你不能把小沈只当成一个中医大学还没毕业的大学生,那样你就大错特错了!”
听冯云涛这么一说,周启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我说呢,小沈既然是祖传中医出身,那能回答上陈主任这个问题,就不觉得有什么奇怪了。”
已经知道了沈卓然的出身,接着,周启明也用一种考教的口吻问道:“小沈,李可大师创造的破财格救心汤中,除了大气量的使用附子为君药,使用大剂量的60克炙甘草作为调和之药,并且用以化解附子的毒性,但药方中,还用了大剂量的干姜也达到了60克之多,和炙甘草的用量不相上下,这有什么说法吗?”
沈卓然一看周副主任也来考教自己,其实是对自己的一种抬爱和提携,他不慌不忙,颇有自信的回答道:“周主任,其实破格救心汤中的每一味药都非常重要,不单是炙甘草,干姜也同样如此,能使用60克的大剂量,在整个方剂配伍中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是这样啊,那小沈你再详细说说。”
周启明笑眯眯的看着沈卓然,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沈卓然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破格救心汤中附子与干姜搭配使用,二者都是起到温阳回阳的作用。主要基于温阳的功效与配伍,附子性大热,能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是回阳救逆的核心药物。干姜辛热,可温中散寒,回阳通脉。二者同用,能从心、脾、肾多脏腑层面协同温振阳气,尤其针对这位阳气暴脱、四肢厥逆,命悬一线危重心衰患者,强化“回阳救逆”的功效,二者强强联合,能快速稳住阳气溃败的局面。”
“附子虽然是救阳要药,在破格救心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附子大剂量使用时毒性比较强。干姜的辛温之性不仅能辅助附子温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附子的毒性,同时调和其过于燥烈的药性,使方剂在峻猛救急的同时,减少伤阴或燥热的副作用,达到增加效果减少毒性的目的,这是干姜所起的作用。”
“另外,附子偏于走窜,药效峻猛,能通行十二经脉,迅速激发阳气。干姜偏于守中,药效温和,擅长温养中焦脾胃阳气。二者一走一守,巧妙的配合,既通过附子的通利快速驱散寒邪、畅通气血,又借助干姜的温养,巩固脾胃生化之源,为阳气恢复提供持续动力,形成“通补兼施”的配伍格局,更适合危急重症中“救急”与“固本”的双重需求,所以可以持续用药,救患者于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