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标准不算高,但是也不算低,工分一天满分是十分,很多壮劳力干一天也才八九个工分。

只要干完,就能去大队部借书看,想借哪本就借哪本,可有一条,书不能带走,得在大队部里头看,还有值班人员在一旁盯着。

政策刚开始还没一个星期,那帮嗷嗷叫要高考的知青们,就蔫了。

白天上地干一天农活,晚上再去借书看,确实是需要点时间管理和意志力的。

刚开始,赵大勇还真有股子冲劲。

咬着牙,还真干够了八个工分,到了大队部,挑了本代数,一抄,就抄了一整晚,眼睛熬得通红,跟兔子似的。

结果第二天上工的时候,整个人就跟那被抽了筋的虾,无精打采。

干活的时候,手脚也不利索了,一天下来,才拿了五个工分。

五个工分,连看书的资格都没有,看着周强去借书看,他心里憋屈坏了。

到了第三天,赵大勇发了狠,在地里头拼了命地干,好不容易拿了八个工分。

晚上他又跟上次一样,开始抄书,一抄,又是一整晚。

就这么着,他陷入了恶性循环,白天干活没精神,晚上抄书熬通宵,整个人都快累垮了。

——

婶子看这帮知青得了报应,拍着大腿直乐呵,嘴里一个劲儿地夸:

“振国媳妇啊,你这招整治他们的法子可真是高,就跟那诸葛亮使计似的,把他们都给治得服服帖帖的。”

宋婉清轻轻叹了口气,眼神里透着一丝惋惜,“可惜了...”

只要他们不那么贪心,几个知青合伙抄,合伙看,轮流着来,这样既能把书看了,又不用那么累,可这些知青把曾经的同学都当成了竞争对手,一个个都防着对方,哪肯合作。

很快到了十一月份,高考报名的时间到了,可宋婉清的报名材料,却被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