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语,只一味的悄然流逝。
中正五年的元日在一场大雪中如期而至。
这日陛下在宫中设宴,凡是五品以上的京官皆携家眷入宫赴宴,庆贺新年。
含元殿内,官员按照官职高低依次就坐。
李凌云坐在主位下首第一的位置,看到斜对面的安雄后微微顿目。
以安雄的地位是绝无可能坐这么靠前的,陛下却将他安置在这个位置,怕是另有深意。
不出他所料,宴席过半,太后和陛下对视一眼,突然起身道:“趁着今日高兴,本宫有一件喜事想告诉诸位肱骨之臣。”
随着她一开口,下方顿时安静。
“本宫昨日让钦天监王监正算了算,发现荣安伯之小女有凤仪之姿,可为陛下的皇后,此乃天家幸事。”
她说着望向安雄:“趁着今日好气氛,本宫想向荣安伯求娶小女安心做本宫的儿媳,不知荣安伯可能遂了本宫的意,同意了这门亲事?”
太后问的是安雄,场内众人却唰的将目光投向了李凌云。
安雄支吾两声,也偷瞄向李凌云。
李凌云恍若未觉,端着手中酒杯慢慢喝酒。
太后见安雄不语,冷了语气道:“怎么,荣安伯是看不上陛下?”
安雄忙跪地叩首:“启禀太后娘娘,臣不敢,能得太后看重,此乃我荣安伯府之幸事,臣是被巨大的喜悦冲昏了头脑,才没有及时回答太后问话,望太后饶恕臣的不敬之意。”
太后这才展颜,语气也和蔼了许多:“荣安伯起来吧,既然你答应了这门亲事,那稍后本宫派人去你府上商议具体事宜。”
“臣谢太后娘娘。”安雄颤颤巍巍的起身回座,边颤抖着手擦汗边偷瞄李凌云。
他当初听李凌云说太后和陛下可能还会去府上重提亲事的时候还暗自窃喜过,想着到时候自己不按照李凌云的吩咐行事,直接答应了这门亲事,到时候自己就是国丈大人了,李凌云还能将自己杀了不成。
可随着这段时间的了解,他对李凌云的权力有了新的认识。
李凌云想杀他,别说是国丈这个身份了,就算是太后或者陛下亲自出面也没有用。
前段时间监门卫将军陈平因失职被陛下打入大牢,结果第二天李凌云去了趟皇宫,陛下就下旨将人给放了。
李凌云一句话就能让陛下放人,自己在他眼里算个屁啊。
自这件事后,他便歇了当国丈的心思。他原本想着,等宫里派人来后就按照李凌云说的那样,将事情都推到李凌云身上。
可他万万没想到,太后竟然在元日这天当着群臣的面亲自替陛下求亲,这让他如何拒绝?他又怎么敢扫了太后的面子拒绝?
如今只能求李凌云能理解一二,不要太为难自己了。
朝堂上静的落针可闻,众人都在偷偷打量李正和李凌云。
李正隐晦的瞥了眼柴让,柴让立刻举杯高声道:“臣恭贺陛下,祝贺陛下。”
众臣这才反应过来,纷纷起身恭贺。
后半场宴席氛围低沉,没人专心吃喝,太后也没了坐下去的心情,以困乏为由草草结束了这场宴席。
李凌云起身离开,出了含元殿的门,便见安宁被众夫人簇拥着走了过来,李凌云接上人便离开了皇宫。
待他离去后,朝中诸位才小声议论起今天这事儿来。
今日宴席,李凌云和陛下之间除了刚开始的时候互相问候了两句外全程再无交流,太后求娶安家小女时竟也未过问李凌云的意见!
看来这对母子如今是不再仰仗和畏惧李凌云了。
想来也是,如今神武军、金吾卫和监门卫全都被陛下捏在手中,三军三卫其已占半数,虽然还不能和李凌云扳手腕,但也可以不用太过惧怕对方了。
这段时间陛下和丞相之间的关系也缓和了不少,朝堂上气氛越发祥和,陛下不再忌惮李凌云也属正常。
不少人为此都开心的笑了,李凌云把持朝政这几年虽然社稷安稳,但被一个武将压着也让许多文官不满,如今压在他们头上的这块大石头快要被搬开了,他们自然高兴。
也有人为李凌惋惜,大夏将倾时是李凌云力挽狂澜,重新给这个迟暮的王朝续上命的,如今社稷缓过来了,陛下却卸磨杀驴,开始清算有功之臣,这着实有些不地道。
不管外界如何议论,李凌云回了王府后没再出来。
安雄回府后提心吊胆了一阵,但几天过去,自己仍然没事,便渐渐放下了心。
太后遣人去荣安伯府商议婚期,双方合过八字后将婚期定在了九月初一。
春假的最后一天,安雄携妻子入王府,先是向李凌云诉了诉苦表明自己的难处,然后隐晦的表示,想将小草接回去。
此事以小草坚决拒绝结束。
安雄无法,只能让小草继续在李凌云府上住着,说是等大婚前再来接人。
这日,李凌云刚下早朝回府,王府掌事来报,说去西洋远航的船只回来了,带了不少新奇玩意儿回来,问需不需要挑几件送到王府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