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痞子毒士,太后直呼你好坏 > 第862章 罪证无比荒唐,大殿乱做一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2章 罪证无比荒唐,大殿乱做一团

洪公公上前半步,微微挺起胸膛:

“宣,江南知府,武子谦觐见。”

朝臣们无不微微转身,向后看去。

武子谦一身整洁官服,缓步进入大殿之中。

来到正中位置,跪地行礼:

“臣,武子谦,叩见皇上。吾皇万岁。”

“平身。”

皇帝只说上一句,并不询问。

片刻沉寂过后。

郭楷升率先开口:

“武大人,可将告发之事如实道出。”

武子谦拱手行礼,而后字正腔圆开口:

“江南沈家,横行无忌、肆意妄为,搅动江南乌烟瘴气。”

涂一乐冷笑一声:

“你作为江南知府,理应依律处置。难道,事事都要来到京都告御状?”

“并非如此。”

武子谦不卑不亢说道:

“正因沈家背靠摄政王,本官拿其毫无办法。此事事关重大,正是依律逐级递交。”

“本王念及武氏有功,武子焕之案并未波及族人。现在倒好,你们竟然徇私报复?将莫须有罪名,扣在本王头上?”

“本官虽是武氏,但首先是大奉臣子,从未以武氏之身份行事。兄长犯事,千刀万剐,乃是他咎由自取,与本官毫不相干。”

武子谦一副大义凛然模样。

“好啊,本王对武氏网开一面,你们却恩将仇报?”

“本官只知皇恩,绝不接受他人恩惠。”

郭楷升连忙帮腔:

“武大人任职江南,却能恪尽职守、两袖清风,实属不易。”

紧接着,涂一乐高声指责。

武子谦、郭楷升一唱一和应对。

涂党、武氏、郭氏之人陆续加入其中。

大殿之中渐渐乱做一团。

皇帝稳坐龙椅,观察大殿之中朝臣。

始终面色沉稳,并不出言阻止。

洪公公已经迈出两步,见状反倒退了回去。

经过许久争论,渐渐演变做指责谩骂。

皇帝这才挥了挥手。

洪公公立即上前:

“住口!不可殿前失仪!”

一声道出,朝臣们纷纷收了声音。

皇帝脸上全然看不出喜怒:

“武爱卿,你可有真凭实据?如若没有,胆敢诬告摄政王,其罪当诛。”

武子谦不由浑身一颤。

他本意就是保命,之前可没提过,还会有这么一遭。

怀中所揣罪证,亦是摄政王所制。

其内容真伪,他是全然不知。

可事已至此,唯有拿出罪证一条路。

“臣有摄政王及沈家全部罪证。”

武子谦低下头,双手将罪证册子高高举起。

众人皆是屏气凝神,紧盯洪公公将册子呈在皇帝面前。

皇帝翻看,无不是勾结行事,欺行霸市、不缴赋税等等。

看着看着,不由嘴角微动。

皇帝并无扳倒摄政王之心,可有人与其抗衡,倒是令其心中舒畅。

当看到最后,很是明确写着,‘共计贪墨之资,高达三万余两之巨’。

皇帝不禁眉头一皱。

三万余两?

还之巨?

这哪里是弹劾?

弄得这么大动静,分明是在为摄政王清廉表彰。

江南知府是没看过银子不成?

对比摄政王所立之功、交入内库之资,这三万两算个屁!

皇帝重重合上册子,紧握在手中。

“如此巨资,不知是金是银?”

朝臣们一阵骚动。

皇帝称之为‘巨资’,想必不是小事。

这无异于在说,要将摄政王治罪。

“回皇上,皆是民脂民膏之银。”

武子谦高声回答。

皇帝手指暗暗微动,不住在册子上划来划去。

片刻过后,看向郭楷升方向:

“不知此事,依律当如何处置?”

皇帝心知肚明。

依律可是死罪。

可律法不过是工具,如此小事,又怎能撼动摄政王分毫?

如若真的治罪,定然是寒了文武大臣的心。

今后还谁能想着建功立业?

皇帝将册子举起,在手中微微晃动。

洪公公心领神会,立即上前接过。

一路小碎步,来到郭楷升面前,交在其手上。

皇帝紧盯郭楷升,想要看看他的反应。

郭楷升面带一丝微笑,打开册子翻看。

当看到最后之时,双手不断颤抖,胡须皆是抖动不止。

“朕在问你,依律当如何处置?”

皇帝心中暗骂。

儿子果然不如老子精明。

如此重要事情,上殿之前,怎能不调查清楚?

事已至此,就看郭楷升如何处置。

郭楷升立即拱手向前,迟疑片刻后,方才开口:

“如此巨资,依律当罢免官职、削夺爵位、贬为庶民、择日问斩。”

大殿之中一片哗然。

所有人都在猜测,到底涉及多少银两?

竟然能令郭楷升如此。

“让本王看看。”

涂一乐愤愤走下御台,直接伸手去拿。

看得皇帝不由心中一惊。

郭楷升连忙将册子揣入怀中:

“摄政王不可!此乃贪墨罪证,摄政王涉身其中,断然不可看上分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