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学员修行六艺之一的“御”,两人的手法纯熟,威力也还可。”
罗星河为他们讲解道,然后询问旁边的一名外院学员。
“他们俩个为何要上文斗台?”
“师兄,他们俩个同时喜欢一名师妹,互不相让,这不就想通过文斗台比试,输的一方就主动退出追求那名师妹。”
那名外院学员笑着回答。
罗星河听后,也是一拍袋脑,这帮小兔崽子不知道好好修行,小小年纪就不务正业。
他们听后也都忍不住笑了起来。然后看向台上对战的两个少年。看他们的模样,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如果是凡人,这时娶妻生子都很正常,可他们都是修士,是早了点。
他一直对六艺中的“射”,所描述的箭意化字不甚了解,所以特意向罗星河请教。
“陆道友,为何会对这个感兴趣?”
罗星河好奇地问道。
“我自身主修箭术,所以对六艺中的“射”,感兴趣。”
他解释道。
“没想到陆道友主修的是箭术,我们儒修虽然也使用弓,但和箭修使用的弓完全不同,所发挥出来的作用也是不同的。”
罗星河说完,手中多了一张弓,然后递了过来。
他接过那张弓,入手很沉,看其品质不是什么珍稀材料所炼制,只是在整张弓的表面都刻录了大量的文字。仔细查看之下,发现都是一篇篇儒家典籍。除此之外并无其它不同。
罗星河收回那张弓,跟他讲解,弓身上的儒家经典都是由使用者刻录在上面的,这些经典都有一定的寓意。比如你想要将对手冰封起来,就可以从刻录在弓上的经典中,选择有这一寓意的典籍发射出去,就可以产生冰封的效果,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经过长时间的修行。
听了罗星河的介绍,他突然明白儒修的修炼方式,法修吸收天地灵气转化为灵力,以灵力施展术法。而儒修所修炼的浩然正气,是出自那些儒家的典籍,精通的典籍越多,六艺所发挥的威力就更大。当然要精通一本儒家典籍,可不是光会背诵那么普通,以修士的记忆能力,只要看一遍就可以背诵出来。而是要深刻领会典籍中的寓意。
当他想明白了这点后,台上的比试也结束了,有一名内院学员出手,避免其中一名学员受伤,当然这名学员也被判负,至于他们之间的事情,并无人插手。获胜的外院学员,在一群同门的簇拥下,开心的离开了,而那名失败的学员,一脸的沮丧,无奈地返回外院。
他们从文斗台返回罗星河的住所不久后,秦师姐带着紫馨和楚楚回来了。她们两个在观摩《山河谱》后,也都有一些感悟,对今后的修行大有益处。
因为秦师姐和罗星河,一个要去指导外院学门修行,一个自身也要去接受教员的指导,他们也就跟秦师姐和罗星河告辞,离开了白鹤书院,继续在神州中部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