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此混乱,李通率领的轻骑兵从侧翼杀出,直取敌军指挥部。与此同时,城头上的连珠炮和神威炮齐发,形成交叉火力,将冲锋的敌军打得七零八落。
正当战况胶着之际,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号角声。众人抬头望去,只见东方尘土飞扬,一支铁骑如风驰电掣般奔来!
"援军到了!"林焱精神大振,"那是太子的金龙旗!"
禁军铁骑如一把锋利的尖刀,直插敌军后方。郑天纵见大势已去,忙命令撤军。然而为时已晚,禁军已切断了他们的退路,将敌军团团围住。
"全军出击,歼灭敌军!"林焱一声令下,敦煌城门大开,守军如潮水般涌出,与禁军形成合围之势。
战至黄昏,敌军终于全面溃败。郑天纵虽然凭借一身武艺突出重围,但其大部分部下都被歼灭或俘虏,气势如虹的西域联军至此被彻底击溃。
太子萧瑜亲自进城,与林焱相见。这位年轻的储君英姿勃发,谈吐沉稳大方:"林大人辛苦了。若非你坚守敦煌,后果不堪设想。"
林焱拱手施礼:"殿下过奖。此战能胜,全赖朝廷及时增援,殿下神速赶到。"
萧瑜微笑道:"父皇对大人甚是赞赏,特命我带来嘉奖。"他取出一道圣旨,"父皇封大人为安西伯,兼任西域经略使,全权负责西域军政事务。"
林焱肃立受命:"臣谢陛下隆恩。"
接下来的日子,林焱与萧瑜一同整顿西域战局。他们派人追击郑天纵残部,同时加强边境要塞防御,逐步稳定局势。
林焱又命林家商队加大西域贸易力度,使用新铜法作为诱饵,成功瓦解了西域十国联盟。一些原本与袁世结盟的小国,开始转而与大永昌交好,甚至主动提供情报,揭露袁世的阴谋。
两个月后,西域战局基本稳定。林焱与萧瑜一同返回京城,向萧瑾汇报西域平定的经过。
萧瑾龙颜大悦,当即下令举行盛大庆功宴,嘉奖有功将士。宴席上,林焱被安排在首席,备受推崇。
席间,萧瑾亲自举杯敬林焱:"爱卿此次平定西域,功劳无量。朕心甚慰。"
林焱谦逊回应:"臣不过尽忠职守,全赖陛下圣明和诸位将士英勇。"
萧瑾又问:"爱卿以为,袁世此次败退,会否就此罢手?"
林焱正色道:"臣以为不会。袁世此人野心勃勃,绝不会轻易放弃。如今他虽败,但必然会卷土重来。我们应当趁此机会,加强边防,以防不测。"
"爱卿所言极是。"萧瑾深以为然,"朕已命令加强九边防务,扩大火器营规模,确保边境安全。"
宴席结束后,林焱回到府中,刚要休息,一名东厂密探匆匆而来:"大人,有紧急情报!"
"何事如此紧急?"林焱问道。
"西南边境有异动!据密报,袁世已潜入西南,正在联络当地势力,似乎准备另辟战场!"
林焱神色一凝:"果然不出所料。袁世见北疆、西域两路受挫,转而打西南的主意。"他立即吩咐道,"传我命令,东厂密探加强西南情报收集,尤其注意袁世的行踪和接触对象。同时,准备一份详尽报告,我明日要呈递陛下。"
密探领命而去,林焱则开始研究西南地图,分析可能的战略要点和薄弱环节。西南边疆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若袁世在那里站稳脚跟,必将成为大永昌的心腹大患。
思索间,又一名信使前来:"大人,刘总管求见,说有要事相商。"
林焱立即召见刘全。刘全进门后,神色凝重:"大人,西域商路上有异常情况。一些原本与我们交好的商队突然中断联系,另有传言称袁世派人在商路上大肆收购某种特殊矿石。"
"特殊矿石?"林焱追问,"可知是何种矿石?"
"据说是一种呈暗红色的矿石,当地人称之为'血石'。据传此石可用于制造更强大的火器。"
林焱眉头紧锁:"血石...必须弄清这是什么物质,袁世要用它做什么。"他随即命令,"立即派人查访这种'血石'的产地和用途,必要时可高价收购样本,送交谢先生研究。同时,加强对西域商路的控制,阻断袁世的收购渠道。"
刘全领命而去,林焱则连夜写信给谢铸,询问关于"血石"的情况,并请他研制针对性的应对武器。
次日早朝,林焱将西南边境的异常情况和西域商路的新发现如实禀报给萧瑾。萧瑾闻言,龙颜肃穆:"袁世此贼,确实不可小觑。传朕旨意,即刻派遣使节出使西南各国,笼络当地势力,防止他们被袁世拉拢。同时,增派边军驻守要隘,加强边境巡逻。"
林焱又提议:"陛下,臣以为可派谢先生前往西南,一来考察当地矿产,尤其是这种'血石';二来可指导当地建立火器制造厂,增强防御能力。"
萧瑾颔首:"准奏。朕相信谢爱卿的能力,定能查明真相,助我朝一臂之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