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攀金枝 > 第四百四十八章 狗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姮虽然没有太多宅斗、宫斗的经验,但她有擅长讲故事的嫡长闺,还有周围许多家族的真实案例,她太清楚这里面的弯弯绕了。

感情易变,人性复杂,王姮才不要把自己的安危、幸福等,寄托到旁人身上。

即便这人是楼彧,是她无比信任、无比依恋的阿兄兼夫君!

左右她已经有了阿南,也算留下了自己的血脉。

她的人生,无比圆满。

男丁什么的,她不必强求!

“……阿南确实极好,但终究不是小郎君!”

“不说齐国公的爵位了,单单是日后的祭祀——”

郑十三小心翼翼的说着。

她看似在询问王姮,又何尝不是在问自己?

其实,都不用等百年之后,女儿出嫁了,便是别家妇。

自己的养老,自己的后半辈子,又能依靠谁?

王姮与郑十三相处这些年,自是了解她。

只看她的神情,王姮就知道,郑十三这是在“以己度人”的担心自己。

王姮笑了笑,轻声道:“十三娘,我是公主,阿兄是齐国公,依着我们的身份、圣宠,只要余生不犯大错,百年之后,定会随葬皇陵。”

陪葬皇陵,只要大虞皇朝不倒,就不必担心祭祀等问题。

说句不好听的,齐国公的爵位,确实世袭罔替,似乎可以百年传承。

但,纵观历史,那些开国功勋们,又有几个能够真正做到世代富贵、绵延不绝?

惨一些的,二代都传不下去,到了晚年就会身陷囹圄,就会被褫夺爵位。

有福气的,能够传个三四代,但也会出现子孙不肖,祸及祖业的危机。

没有千年万年的王朝,世家也终将覆灭,更遑论勋贵?!

再者,说句不怕被人骂的话,王姮只管自己这一世的荣华富贵就好,哪里还管得上楼家的一代又一代?

就是楼彧,对楼氏也没有太大的归属感。

他的爵位不是从父亲手里继承得来的,而是靠着自己真刀实枪的拼出来的。

楼彧、王姮从小六亲不靠,亲缘浅薄,对于所谓亲人、家族等,都没有那么深的依赖与感情。

他们重视宗族,更多的也是出于利益的考虑——

这些都是他们的人脉网络,是能够供他们驱势的工具!

只是稍稍付出些许,就能得到相对忠诚的助力,为何不做?!

指望着所谓的子孙,还不如期盼大虞皇朝千秋万代呢。

他们夫妻肯定是能够随葬皇陵,定然少不了香火!

至于年老依靠等,就更可笑了。

她是公主,楼彧是开国郡公。

两人名下都有数以百计的奴婢、护卫。

论伺候人,同样矜贵的儿女,能比得上专业的仆从?

十三娘听了王姮的话,禁不住愣住了。

好半晌,她才点点头。

看向王姮的目光带着钦佩与羡慕:“还是公主想得通透!”

是啊,只要自己足够强大,根本不必担心什么身前、身后事。

还有女儿,做父母的足够尊贵,亦能庇护她几十年,又何须寄希望于什么男丁?

说句不怕犯忌讳的话,谁见过皇帝宠爱的女儿被人欺辱?

尊贵的公主,不主动作恶,都是值得称颂的美好品德。

这不是她自身的缘故,而是源自于她有个无比强大的父亲。

当然,郑十三知道,自己比不上王姮,还没有达到任性而为的境地。

但,经由与王姮的这番对话,她因为无子而内心的焦虑,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郑十三想开了,如果能够生个儿子,自是千好万好。

若是不能,也不必哀怨、自苦。

好好的跟着公主,尽量帮女儿谋个前程,比什么都强。

郑十三最有自知之明,也最为通透。

她自己不够聪明、也不够强大,但她懂得抱大腿。

“咯咯!咯咯!”

不到两岁的女童,已经能够清晰的说话。

郑十三的女儿,此刻就蹲在阿南旁边,一边玩玩具,一边逗弄阿南。

阿南挥舞着小胖胳膊,嘴角挂着银丝,跟小姐姐玩儿得十分尽兴。

郑十三眼底闪过一抹眸光,或许,以后她可以多带女儿来陪小女郎。

郑十三靠着公主伴读的身份,一跃成为王府的世子妃。

她的女儿,或许也可以复刻她的成功之路。

郑十三有种强烈的预感,阿南这么一个六七个月大的小奶娃儿,未来可能都比杨寿靠得住!

……

楼彧从户部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

越临近年底,六部的衙门就越忙。

尤其是户部,掌管着天下的赋税,承担着各地的拨款、军队的开支,以及官员的俸禄等等等等。

大事小情,繁杂琐碎。

楼彧除了正常的公务,还要教导小大郎。

这种教导,不只是教授学问,还要磨砺、纠正其心性。

楼彧无比认真,也就格外的忙,分外的累。

不过,楼彧从不把外面的情绪带回家。

从他跨进院门的那一刻,他就利索的把公务与私事分离开。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